-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 年第 5 期 ·31·
历 史
在华俄侨报人连比奇的
新闻活动与办报主张
赵永华
【内 容 提 要 】连比奇是 20 世纪 20 年代在华俄侨报人。他曾在莫斯科就职于俄国最
有影响的报纸《俄国言论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该报战地记者,在俄国报坛具
有一定的影响力。十月革命后,连比奇参加白卫军,后辗转来到哈尔滨,在中国重新开
始办报。他先后在哈尔滨、上海、天津创办了俄文《霞光报》、《上海柴拉报》、《俄
文霞报》,建立起外国人在华唯一的跨地区跨行业的报业集团。连比奇的成功归因于他
的组织才能和经营才能以及宽厚的为人。连比奇声称自己的办报主张为不偏不倚、商业
独立。他把俄国先进的办报经验带到中国,改变了哈尔滨报业的落后面貌,把商业元素
注入当地俄文报业的发展模式中。
【关 键 词 】 连比奇 在华俄侨 俄文报纸 《霞光报》 办报主张
【中图分类号 】 G219.19.51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1094(2011)05-0031-0008
一、引言 分支领域。本文研究内容即属于俄国在华新闻
传播史的范畴。目前,对于俄国人在华办报
外国人在华办报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重 史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基本史实尚需
要内容。来自不同国家的报人在中国出版发行 廓清,本文即是一项为学科奠定基础的研究,
不同文字的报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近代新闻 介绍的是一位俄侨报业家在华的新闻活动与
传播的图景。对于在华外人外报的研究,目前 办报主张。此类研究虽为基础,但很必要,
通常采用的研究范式是分国别、分语种进行, 因为基础性研究是各门类史学确立过程中所
这是恰当的。虽然各种外报共同生存于中国的 必经的道路。
环境中,但是因其背景、来历迥异,业务特色 连比奇(М.С.Лембич,1891 ~ 1932 年)
不同,很难探寻出共同的规律。关于每个国家 是 20 世纪 20 年代活跃在中国的著名俄侨报业
在华新闻事业的研究成为专门的中国新闻史学 家。关于连比奇,有人称其为“远东俄侨最大
【作者简介 】赵永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32· 俄罗斯学刊 第 1 卷总第 5 期
的报业活动家”、“远东俄侨报业的巨头”。 达林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经过哈尔滨时,深有
与连比奇同时代的俄罗斯报人给予他的评价是 感触,写道:“哈尔滨成了一个‘藏污纳垢的
“具有坚定的民主原则,清醒的、实际的头脑, 外侨区’,高尔察克、谢苗诺夫和其他白卫残
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地道的报人, 部都涌到这里。他们日复一日地堕落为社会败
待人温和,意志坚强,精力充沛”① 。 类。军官先生们受雇于中国警察局、外国侦察
队,把自己当做批发或零售商品出卖。在罪恶
二、连比奇短暂匆忙的一生 的巢穴里,他们干着诈骗或简直是抢劫的勾当。
先前的‘太太’们充斥了妓院,甚至公开在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