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洗,以除去未贴片的细胞。晾干,以丙酮一甲醇液固定5rain,再用瑞氏一姬母萨联合染色法染色,蒸馏水漂
洗,晾干,油镜下每片计巨嗜细胞200个,结果见表4。
表4对鼻炎模型大‘l腹腔巨嗜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X±s
注:t一检验,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P0
表4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吞噬百分率与吞噬指数均下降,说明感染造模后,非特异
性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给药后,鼻炎合剂3个剂量组均可使感染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
感染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显著增强作用。阳性对照药鼻窦炎口服液亦具有此作用(PO.01)。
3结论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鼻炎合剂对大鼠细菌性鼻炎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修复作用,并对感染后免疫功能低
下动物均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为本品治疗鼻渊胆腑郁热证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参考文献略)
青蛇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周金云,郭红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050)
青蛇藤Periploca
物约有12种,在我国有四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青蛇藤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之功效,四川藏民用来
泡酒,预防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印度学者对其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主要为三萜和孕甾烷类化合
物-l】。青蛇藤根茎的乙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显示较好的抗炎及抗肿瘤活性。为了寻找青
蛇藤的活性成分,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青蛇藤乙酸乙酯部分的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1仪器和试剂
熔点用XT4IOOX显微熔点仪测定;旋光用Perkin—Elmer
谱仪测定;核磁用Mercury
谱用硅胶(200--300目)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Sephadex
RA型大孔树脂为北京化工厂生产。青蛇藤根茎采自四Jif凉山金沙江边,经本所宋万志研究员鉴定为
Periplocacalophylla(Wight)Falc.。
2提取与分离
醇梯度洗脱得化合物Ⅵ(10mg)、Ⅶ(50rag)、Ⅷ(10rag)和IX(50rag)。
307
3鉴定
(CDCl3,125
dimethoxybenzoldehyde。
210-213C。1H—NMR(CD30D,500M}{z)8:7.50(1H,
化合物Ⅱ:无色针状结晶(CHCl3一MeOH),mp
dd,J=90,2.0Hz,H一6),7.50(1H,d,J=2.0
FIz,H一2),6.78(1H,d,J=8.5Hz,H一5),3.83(3H,s,
OCH3)013C—NMR(CDsOD,125
acid。
谱限4]一致。由此确定化合物Ⅱ为3一methoxy一4一hydroxybenzolc
289-291C,[a]“D+62。CC0.095,EtOH)。EIMSH儿:
化合物Ⅲ:无色针状结晶(CHCb—MeOH),mp
×5),0.83(3H,d,J=6.0
HzH一29),0.74(3H,d,J=6.0
与文献f5,鲥对照,基本一致,确定化合物Ⅲ为熊果酸。
300
MHz)8:5.44(1H,brs,H一12),4.09(IH,ii9_,H一2),3.39(1H,d,J=9.3
Hz,H一18),1.30(3H,d,J=6.9
Hz,CHs),0.95(3H,d,J=8.1
12),83.9(C一3),69.0(C一2),55.9(C一5),53.5(C一18),48.3(C
一14),40.1(C~8),39.8(C~4),39.7(C一19),39.5(C一20),38.6(C
13C~NMR数据与文献值[7,8]
(C一6),17.4、17.4、17.2、17.0(各3H,s,CH3×4)。化合物Ⅵ的lH—NMR
一致,因此推断化合物Ⅳ为2a一羟基熊果酸。
化合物VI:白色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