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 诗五首.doc
30. 诗五首
学习目标:
1.阅读背诵,体悟诗的情感和意境。
2.研读品味,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反复阅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饮酒(其五)
(一)导入
1.略说我国诗歌的发展过程
2.介绍田园诗派,引出陶渊明
(二)诵读理解
1.反复诵读《饮酒》,注意读出诗人清高、自得的感情。
2.学生介绍作家作品
(复习《五柳先生传》的文学常识)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3.解读诗歌
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
⑴ 这首诗还有没有不能理解的字词了?
⑵“结庐在人境”和“而无车马喧”不是矛盾了吗?
⑶“悠然见南山”中“见”可否改为“看”或“望”?
⑷“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作者什么样的意?可以评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⑸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明确:
1)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2)不矛盾,因为“车马”是达官贵人奔走于仕途的喧嚣,而诗人归隐田园,虽没离开“人境”,但心情舒适,志趣高远自然不受搅扰。
3)见,无意中看见。人物融为一体,表述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意融会的完美的境界。苏东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三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隐主观为客观,极力忘我.
4)人的自然本性。陶渊明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弃官隐身,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有着完善独立的人格。
5)各抒己见
(三)当堂背诵
行路难
(一)导入: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比,希望能成就一番伟业,但世事艰难,他二十四岁“仗剑去国”漂泊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由人引见做了供奉翰林,其间扮演的是一个以文娱君的半弄臣角色,根本谈不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两年后黯然离京,这使他不经发出“行路难”的感慨。
(二)朗读
1.指名朗读
2.全班齐读
(三)思考探究:
1) 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比喻和象征。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3)借吕尚、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而自己也希望得到君主的器重发挥自己的才干。
4)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同时在悲愤中又不失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感情。
(四)背诵
课堂抽背
已亥杂诗
(一)导入
龚自珍曾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二)朗读
1.男生、女生互读互查缺漏
2.教师范读
(三)探究:
1)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
2)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两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记叙自己满怀离愁地离开京城的事,抒发了自己仍系心国事,为国尽忠的感情。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离开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3)表达作者离开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也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对脱离黑暗官场感到喜悦。
(四)背诵
五分钟当堂成诵,抽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展示杜甫草堂原貌图片,简不简陋?这样的大诗人为什么住在这样简陋的草堂当中?他处境悲凉,内心绝望吗?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 VIP
- 刑事被害人心理损害的范围 (1).pptx VIP
- 某集团2021年人才盘点项目方案(项目建议书).pptx VIP
- 党委书记讲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四个持之以恒,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案例分析.doc VIP
- GB51445-2021 锑冶炼厂工艺设计标准.pdf VIP
- DL T 868-201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ocx VIP
- 第十届全国走美杯三年级初赛竞赛数学试卷答案.docx VIP
- 学校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校长发言:从餐桌开始,家校合力为孩子成长食堂 “加营养”.docx VIP
- 《拍手歌》优秀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