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表1
国家 甲 乙 丙 丁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2)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3)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
变化情况。
图1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②
某市寻找合适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围内。图3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7—8题。
7.图4是四幅“河流” 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跟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5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
图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
纬线L2上两点Q1、Q2 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
9-10题。
9.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
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A.Q1、Q2 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
C.M、Q1、Q2三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Q1、Q2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
10.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与L1之间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11.读图7, 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12.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苜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应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