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纲C层次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的体制.doc
考纲C层次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的体制
详见中国古代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含义:
1、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表现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2、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政令。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二、概况
1、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实行世袭,独断、随意、权力来源借助神权。
2、基本矛盾:A.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B.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三、发展总趋势:
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4、加强对官吏的选拔和控制
四、评价:
积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上: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长久不衰;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影响:经济上:超稳定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延缓了小农经济制度的瓦解。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极易产生暴政、腐败现象,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人们的思想,催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导致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
萌芽:战国 建立:秦朝; 巩固:西汉; 完善:隋唐
加强:北宋 强化并衰落:明清
六、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努力: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考纲C层次八 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文化--指广义的文化,也就是文明,对世界影响颇大。1.思想方面。
①儒学逐渐成为三地居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
A、三国都设立以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
B私学—私人办学也普遍教授儒学。
C尊孔—三个国家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行祭孔大典。
②越、朝、日三国在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时,儒家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举制—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制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日本学生在中央或地方官学中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
③儒家思想深深渗入三地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规范和日常生活之中。时至今日,上述三国仍保留不少与中国相似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
(2)儒学远播西方:耶稣会士来华(16世纪中后期)后,更对儒家经典进行系统的翻译与西传
①过程
A、16世纪:a、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罗明坚曾向欧洲寄回《大学》、《孟子》的部分译文。 b、长期居留中国的利玛窦贡献尤为卓著,他悉心钻研儒学,不仅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西方,还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以很大篇幅对儒学及其社会影响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
B、17世纪:a、明朝天启年间,金尼阁对“五经”作了部分翻译,刊印于杭州。b、清朝康熙年间,寓居中国20多年的柏应理回欧,他在法国巴黎以拉丁文编著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内容包括作者对儒学的详细介绍、孔子传和孔子画像、“四书”译文等,并附有中国王朝纪年表。
C、18世纪: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学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②影响:儒家思想传入后,在欧洲引起极大反响,欧洲掀起儒家文化热。18世纪的许多启蒙思想家深受启发,大加赞赏,孔子与儒学由此成为启蒙运动中的一面思想旗帜。(法国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狄德罗等皆对儒学大加赞扬,把孔子哲学作为理性的组成部分)
2.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3.文化方面(狭义的)唐朝至19世纪上半叶,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其中以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中国化的佛教等主要介质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从而形成的文化圈,称为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中国的城市发展对世界也有很大影响,宋代以前,世界许多国家学习中国的城市建造。在艺术门类内,中国的书法、国画、诗歌独树一帜。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坛。德国文豪歌德在比较中西文学后曾感慨地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