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器上的螭
夏福霞
断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问题,即使那些经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个重
新断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玉器的制作年代并不是与墓葬的年代相符,可能要早得多;
更何况那些非科学发掘品和传世品了。宋代以降,仿制和伪造古玉成风,使古玉在难解
的断代困境中,更加扑朔迷离……
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属(或又称龙子之一)。鉴于螭是传说而非现实生
活中的动物,故其形态并无固定式样,说法也很多。现将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内容摘
录数条如下:
《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日螭。”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其中“赤螭”一词文颖的注解称:
“螭,为龙子。”张揖的注释称:“赤螭,雌龙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之载,其中“螭魅”一词的杜预注
称:“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佐传·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魉,莫能逢之”之载,其中“螭”字,据注家称:
“螭,山神,兽形。”
从上述各条文献来看,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时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
是“龙属”或“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
形。
玉器上出现螭的形象,正好与文献记载最早期相同,即亦在战国时出现,此后的汉
魏、元、明、清一直延续。惟唐、宋略少,是螭形在玉器上出现的低潮期。其名称有叫
蟠螭、螭虎、螭龙者。
战国时期的玉螭
战国是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现螭的时期,而且数量相当多,其中最典型的有如
下几例:
一件是民国年间在河南省洛阳金村战国中期墓所出的玉镂雕三螭纹璧,器现藏美国
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璧径21.7厘米,上镂雕三螭,一在中央两瑗并璧形的相连接处,另
两只在璧主体的外缘。所饰三螭基本形式相似,惟大小形态略异,皆张口露齿,上唇长
宽,下唇似斧且短小,不规则椭圆形目,两眼各有一延长线,弯曲上翘,线较平直,脑
顶有后飘且上扬的长尖式耳,脑与颈之间有一如鹿角状的长且分叉的独角,胸前亦有一
如脑顶的分叉且内外卷一弯的角形饰,身有撮毛纹,四爪足如虎足,长尾上翘内卷并饰
扭丝纹,整体呈S形侧身、侧视的爬行状。
上述三螭纹璧是科学的出土物,是战国玉璃的最典型代表。此外,在一些传世珍品
中亦有许多类似的螭纹,见者有琢饰在玉瑗玉璧上,有力玉潢或玉珩之饰,亦有做冲牙
· 193·
之形者。综观它们的形态,虽每一螭各有差异,但均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计
有如下几点:
1.此期螭和整体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见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体除特定的器物,
如冲牙等外,均呈S形弯曲的行走状,侧面身侧视,两面饰纹相同,多镂雕。
2.此期玉螭的局部器官中均作张口露齿,梳形目,头顶有较长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
并呈后飘上扬的耳,四爪足,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形虽如虎或龙,但均无虎斑和龙
体鳞纹。
3.此期玉螭上各外露于体外的器官之末端及身上的饰纹等,皆呈C字形尖卷。
4.此期玉螭纹皆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辅助纹用。
两汉及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
汉代是螭纹是最鼎盛期,数量多,在许多玉器上都能见到。其中两汉早期作品,可
以广东省广州市象山岗西汉初期南越国王赵睐墓出土品为代表。此后,西汉中晚期及至
魏晋仍有大量螭纹遗存,现将此期的典型遗物分别介绍如下:
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玉镂空套环形器,其上镂雕一螭一凤纹。所饰一螭,
首身及尾的一部分饰于内环,尾的大部分和前后两足的一部分在内外两环之间。螭呈张
大口,露上下门牙各一,及后有不分叉的独角和耳,胸两侧各有一似羽翅的钩形饰,长
颈,长尾后段分成两叉,尾前端和一叉饰扭丝纹,另一较宽长的尾叉饰双线竹节式纹,
上唇侧及前后足的上腿处各有一撮胡须或毛纹,角与羽翅处饰双线竹节纹,整体呈多重S
形弯曲和侧身侧视奔跑状。
同上述一墓出土的另一件有螭纹的玉器为玉剑首,其正面的外缘浮雕两只形式相同
的螭纹。所饰螭整体呈S形弯曲的爬行状。头额两侧各一形式相同的耳,梳形目,外眼
角卷曲上提,平嘴,整个螭首作正视形并颇似猫或虎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