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二烷基磺酸钠相反转乳化剂对环氧树脂乳液的性能影响
朱静燕* 高延敏* 浦建光 孟祥铃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先进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 镇江212003)
摘要 环氧树脂水性化是改善环氧树脂涂料环保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环氧树脂水性化乳化主要采用外乳化方法,对相反转法相反转法相反转法[1-3]:一是在环氧树脂分子链段引入强亲水基团,亲水链段[4];另一种策略是将环氧树脂乳化。其中对相反转法制乳液粒径小稳定性好,成本较低,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优势。十二烷基磺酸钠[5]目前,国内对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复合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其中加入其他助剂的体系的研究报道较多[6-11]。stability and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epoxy resin emulsion
乳化剂含量 平均粒径(μm) 钙离子稳定性 冻融稳定性 0.25% 3.00 10h后破乳 0 0.5% 2.55 18h后破乳 1 1% 2.00 17d 3 1.5% 1.99 15d 2 2% 1.99 24h后破乳 1
从上表可知,μm,粒径分布比较均匀,乳化效果比较好;但当乳化剂浓度较大时(大于1wt%),进一步增加乳化剂的浓度,粒子的平均尺寸减小不明显。钙离子稳定性随着乳化剂浓度a—0.25% b—0.5%
c—1.0%
d—1.5% e—2.0%
图1 乳化剂不同含量下乳液粒径显微照片
Fig. 1 The pictures of latex particle in different emulsifier content
2.2 乳化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将水浴锅调于不同温度下,使乳化反应进行,再对生成的乳液进行性能测试,得到结果见表2。
表2 乳化温度对环氧乳液稳定性及平均粒径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the Emulsify temperature
to the stability and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epoxy resin emulsion
乳化温度(℃) 平均粒径(μm) 钙离子稳定性 冻融稳定性 70 2.00 24h后破乳 1 75 1.90 10d 3 80 1.75 12d 4 85 2.50 24h后破乳 1 90 3.55 12h后破乳 0
从上表可以看出,乳化温度为70℃和80℃时,平均粒径较小,当超过这一温度时,粒径迅速变大。产生这一现象,是因为在较低温度段范围内,乳化剂包覆液滴表面所形成的界面膜具有较高的强度,而在较高的温度下,液滴的热运动加剧,小液滴相互碰撞融合为较大液滴的几率增加,致使液滴粒径加大[12]。
在乳化剂浓度为1%,乳化温度为80℃条件下对环氧树脂进行乳化,其乳液显微照片见图2。
图2 乳化剂用量1%乳化温度80℃下制备的乳液粒径显微照片
Fig. 2 The picture of latex particle
in the emulsifier content of 1% and emulsifying temperature at 80℃
2.3 结论
同一温度下,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用量为1wt%时制得的乳液平均粒径最小,稳定性最好;
乳化剂类型和用量相同时,乳化温度在80℃时制综合性能最佳。
参考文献
[1] LIU Xiao-Ping(刘小平),ZHENG Tian-Liang(郑天亮).环氧树脂的水性化技术[J].涂料工业,2000,30(10):33~35.
[2] GU Yu-Xin(顾宇昕),HUANG Yu-Hui(黄玉惠),LIAO Bing廖兵等.离聚体水基微乳液化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1999,4:477~482.
[3] SHI Xue-Zhen(施雪珍),CHEN Ting(陈铤),GU Guo-Fang(顾国芳).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研制[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2,3:306
[4] SUN Man-Ling(孙曼灵),Wu Liang-Yi(吴良义).环氧树脂应用原理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1202.111
[5 ] Zhao Yu(赵郁),LIU Xin-YU(刘新宇),YANG Yu-Hong(杨宇虹). 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十二烷基磺酸钠[J]. 生命的化学,2004,24(3):277~278
[6] CHEN Yi-Hui(陈以会),DU Zong-Liang(杜宗良),CHI Lei(迟蕾)等. 环氧树脂对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聚合速度的影响[J]. 塑料工业,2005,3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