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的衰落与消亡 从晚清到“五四” 的历史考察.pdfVIP

儒家德育的衰落与消亡 从晚清到“五四” 的历史考察.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 年3 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Vol. 11 No. 2 第11 卷 第2 期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Mar. ,2012 儒家德育的衰落与消亡:从晚清到“五四”的历史考察 叶 飞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97) 摘 要:儒家德育的衰落史隐含于晚清到“五四”时期的这段历史陈迹之中。晚清的教育新政和学制改革虽然在主观上想 要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以及封建统治秩序,但是客观的结果却是逐渐消解了儒家德育的制度基础;此后,民国初期的德育课程 改革在课程设置层面上废除了“读经”和“修身”这两门课程,进而解构了儒家德育的课程基础;“五四”时期的德育革命则全面 批判了儒家价值观,导致了儒家德育的价值基础的崩塌。通过对这段德育变迁史的考察与分析,可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儒家价 值观以及儒家德育的现代困境,从而促进我们对于近代德育变迁史的反思。 关键词:儒家;儒家德育;德育变革;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 (2012)02-0048-06 对于晚清至 “五四”时期的德育变迁的历史考 一、清末教育新政:儒家德育的制度基 察,往往会忽略一条略显隐蔽的线索,即儒家德育作 础的消解 为一种制度化德育模式是如何走向衰落与消亡的, 他的存在基础是如何走向崩塌的?事实上,晚清到 清末的教育新政,可以说是风雨飘摇中的满清 “五四”时期的德育变迁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 政府寻求维护专制统治的一次重要尝试。国势的羸 是儒家德育从教育制度的中心走向边缘、走向衰亡 弱无力、西方的加剧侵略与民众的改革呼声交织在 的变迁史。但是,这种变迁是渐进的、逐级展开的,而 一起,迫使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政治、教育体制的改 不是一蹴而就的。儒家德育走向衰亡,是因其所立身 革,包括科举制的废除、新式学制的建立等。这次教 的制度基础、课程基础和价值基础等在晚清、民国初 育改革所造成的一个重要影响,用余英时先生的话 年、“五四”时期逐渐走向了消亡。在现代性意识觉醒 来说就是儒学随着制度变革而无处可依附(尤其是 的黎明,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德育模式不可避免地要 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制的建立),最终成为了 [1] 遭遇着来自新思想、新精神的批判与解构,而深重的 “游魂” 。而儒家德育也逐渐失去了教育制度的基 民族危机也催化和推动着以“铲除传统”为主要标志 础,成为了教育体制外的“游魂”。 的教育改革运动。铲除的对象最初是文化传统中的 1. 科举制的废除:儒家与权力之关系的消解 糟粕与丑恶,而最终却指向了整个传统本身。因此, 传统社会的科举制,是一种以对儒学的知识体 在新精神、新观念与“铲除传统”思潮的合力包围之 系和观念体系的掌握程度作为选拔官吏标准的教育 下,儒家德育逐渐失去了制度基础、课程基础和价值 评价体制。在科举制的时代里,儒学与权力、儒家德 基础,最终只能游走于教育制度的边缘,在“体制外” 育与权力之间产生了非常特殊的、密切的关系,由此 寻求生存的机缘。 而形成了儒学在教育体制中的中心地位。“当儒学和 收稿日期:2011-11-2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公共交往与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EEA110340];南京 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109004] 作者简介:叶 飞(1982-),男,浙江丽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 48 权力、利益发生密切关系,成为强势的话语时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