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
陕西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Ⅱ》试题(人文班)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粘性的叫黍,不粘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研究者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诗经》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 B.“除井田,民得买卖”
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3.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4.右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对此图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有①商业活动在城市边缘进行,城市商业功能有待增强②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③政府设置专职机构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④城市皇家宫室占地面积较多,城市政治功能突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班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6.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因 ③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 ④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8.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9.明清时期一位学者分析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根据这则材料,明清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商人地位提高,“士首商末”的观念已被打破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10.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11.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12.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导学案(学生版).doc
-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王何必曰利》导学案(教师版).doc
-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鹏之徙于南冥》导学案.doc
- 陕西省定边中学高中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270度青春》.doc
- 陕西省定边中学高中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359度青春》.doc
- 陕西省定边中学高中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360度的青春》.doc
- 陕西省定边中学高中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360度青春》.doc
- 陕西省定边中学高中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360度青春》1.doc
- 陕西省定边中学高中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360度青春》2.doc
- 陕西省定边中学高中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36度青春》.doc
-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doc
-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doc
-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doc
-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doc
-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doc
-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doc
-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doc
-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doc
- 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