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ppt

* 改善肺部换气功能,积极给氧,控制入量,强心,利尿、吗啡及用扩张静脉药物(硝酸甘油、硝普钠)。如动脉氧分压仍低于0.7kpa,可应用持续呼吸道正 * 压呼吸,如有通气功能障碍,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时可用呼吸末正压呼吸,亦可试用东莨菪碱每次3—5mg/kg,每隔15分钟一次,直至肺部罗音消失,逐渐减少或停用。 * (十)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 单纯的失血性休克发生DIC者极少,伴有组织创伤、感染、溶血或有其他引起凝血因素存在,发生DIC机会较多。 * 一旦发生DIC应考虑用肝素,但应慎用(尤对有伤口患者),1mg/kg/次+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静注,(1mg=125u)必要时4—6小时重复一次,24小时总量不宜200mg。 * 使用时可用其半量静注,另一半量静滴,值得注意是再次使用肝素时必须用试管凝血法对凝血功能进行监护,使凝血时间延长15—30分钟之间,如有明显出血,可静注硫酸鱼精旦白对抗。 * 值得提出的是目前肝素使用主张少量,用12.5-25mg/次. 同时输入3天内新鲜血或新鲜冻干血浆补充凝血因子,抑肽酶、纤维旦白元、抗凝血酶Ⅲ及血小板。 * 如发生纤溶亢进可用6—氨基己酸4—6g或抗血纤溶芳酸200—400mg。 * (十一)制止出血 是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关键. 必须在抗休克同时迅速去除病因,原则上对休克病人应采用快速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而不宜做太复杂的手术。 * 而且手术必须在纠正休克的同时进行,若病情许可,在休克纠正后进行。 * 1、 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神志、尿量变化,测T、P、R、BP,每15~30 min一次,并详细记录各项抢救措施,另外还应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情况,皮肤的温度、色泽、湿度、皮肤转暖,红润表示休克好转;同时应观察周围静脉及甲床的情况,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护理 * 2? 观察尿量? 尿量的变化常反应肾灌流的情况,尿量减少一半是休克的早期表现之一,休克患者需留置尿管,观察尿量,休克是肾血液量减少及肾血液十分明显的异常分布,当尿量少于20 ml/h,提示肾血流灌注不足虚假素补液,休克好转时尿量可恢复,如每小时尿量达30 ml以上,表示循环状态良好。 * 3? 注意观察微循环的改变?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出冷汗、脉压进一步缩小,是休克加重的征象,如果患者皮下黏膜有瘀斑或骨折开放部位渗血不止,应向医生提示考虑有DIC可能并准备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做好一切抢救的准备工作。 *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防止感染,并保证患者输液、输血、导管等各装置管的通畅。 * * * * * 先经鼻导管供氧,鼻导管插入深度适中;取鼻翼至耳垂间的长度,氧流量保持每分钟5—6L,必要时采用面罩加压供氧或气管插管供氧。 * (三)确保输液通道 急性出血性休克时,末稍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依靠静脉穿刺输液有困难,应多采取套管针,选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成功后保留硅管针套,衔接好输液管进行输液,滴速快,易固定。 * 颈脉距心脏较近,可直接经上腔静脉入心脏,保证液体迅速灌注,便于插管测中心静脉压,增加抢救成功率。 * (四)补充血容量 休克均伴绝对或相对血容量不足,扩充血容量是维持正常血流动力和微循环灌注的物质基础,是抗休克的基本措施。输入液体的选择,原则上为缺什么补什么。 * (四)补充血容量 初期宜输入不含旦白质、不含葡萄糖、含钠盐浓度和血浆接近的晶体溶液,输入乳酸钠平衡液或等渗盐水。葡萄糖有利尿作用,可进一步降低血容量,使尿量不能正确反映腹腔血液灌注情况。 * (四)补充血容量 若一开始输入钾盐含量较高呈酸性的库存血,将加重心肌功能的损害。 要求在数十分钟内输入平衡液2000ml,临床实践证明,伍用电介质溶液治疗休克,其疗效应比单纯输血为佳。 * (四)补充血容量 如血压回升并保持稳定,往往表示失血量不太多。 如红细胞压积低于30%,必须输全血,大量失血者应补充等量全血,使红细胞压积维持于40—45%。短时间丧失大量血液,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大量耗损,应按3:1补充新鲜血。 * (四)补充血容量 如不注意而输入大量库存血或大量液体,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进一步稀释,一旦低于有效浓度将出现医源性凝血障碍。 * (四)补充血容量 如病情急,一时尚不能输血,则可先输血容量扩张剂(低分子、中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但此类液体只有扩张血容量的作用,而无疏通微循环功能。 * (四)补充血容量 其扩张血容量的作用可维持4小时左右。一般24小时不宜超过1000ml,因此在这同时,应积极作好输血准备。 病情严重者可作动脉输血,以提高动脉血压,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 (四)补充血容量 以丧失血浆为主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