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VisualBasic实现全站仪数据转换.doc
用Visual Basic实现全站仪数据转换
徐卫兵 乔植朋
(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测绘院 安徽芜湖 241002)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数字化测图中全站仪采集数据过程里,因设站或后视错误而造成数据错误,用Visual Basic进行内业改正的原理、方法。详细分析了四种全站仪的数据格式及数据转换的过程。
关键词 数据格式 全站仪 内业改正
概述
随着全站仪与计算机在各地勘测设计单位的普及,数字化的测图方式已被广泛采用。数字化的测图方式中,全站仪配合GPS RTK是目前生产效率最高、结构最理想和得到最广泛应用的一种野外数据采集(简称“采点”)模式,传统的经纬仪视距法采点或测距仪+经纬仪采点的模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本人单位目前就有全站仪10台套,其中徕卡全站仪4台(Leica407、Leica705)、蔡司全站仪2台(Zeiss 402)、尼康全站仪2台(Nikon550)和中翰全站仪2台(DTM310)。地形测量时主要采用全站仪点号草图法,即每个全站仪组基本配置为一人观测、一人记录数据点号并勾绘草图、两人司棱镜。
问题的提出
全站仪是一种智能型测量仪器,能够自动记录和传输观测数据,并自动计算出测点的三维坐标,但前提条件是设站和后视都输入了正确的三维坐标。野外数据采集中,由于各种原因都可能造成设站或后视错误及其他错误,由此采集的数据点坐标和高程发生错误。
根据我们野外作业的经验,造成设站或后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滞后,本来就用假设坐标先测量。
设站点或后视点调用了错误的站点或输入了错误的坐标,特别在数台全站仪协同作业时,因通讯等原因很容易发生上述错误。
后视了无坐标的后视点(主要发生在后视远距离的国家三角点和自测的独立地物如灯标、烟囱时,目标辨别错误),但校核了正确的已知点。
仪器设置错误,如采用了倒镜测量。
而且,按照我们单位ISO 9001质量认证体系和规范中关于检查、验收的要求,有必要提交一份类似于传统视距法的测站、后视、采集点的点号、距离、角度、切尺、垂直角等信息的原始数据记录,以摸清每个数据的来龙去脉。当发生①②类错误时,用原始数据记录进行内业数据改正;当发生③④类错误时,用原始数据记录进行内业数据纠正;计算出测点正确的三维坐标,避免外业返工。
所以本人用Visual Basic 6.0,结合本单位四种类型全站仪的数据特点,编写了一个全站仪数据转换程序。
内业改正原理与步骤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的原理是通过设站点A(XA、YA、HA)和后视点B(XB、YB、HB)坐标方位角αAB推算出设站点A与各采集点C(XC、YC、HC)的坐标方位角αAC,再根据设站点A与各采集点的斜距SAC,垂直角βAC,通过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出采集点C的三维坐标。
XC= XA+DAC×CosαAC………………………… ①
YC= YA+DAC×SinαAC………………………… ②
HC= HA+ΔAC…………………………………… ③
式中DAC为平距,ΔAC为高差。其中
DAC = SAC×Cos(pi / 2 -βAC)………………… ④
ΔAC = DAC×Tan(pi / 2 -βAC) + i-v+κ………… ⑤
式中i为仪器高,v为棱镜高,κ为全站仪高差改正,不同全站仪高差改正系数稍有不同。本程序高差改正系数κ= (0.44×SAC ^ 2) / R(R=6378245为椭球长半径)。
野外数据采集时,发生设站或后视错误,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a)、设站时将测站A错误地设置成A′,造成后视方位角αAB增大或减小角度ω变为αA′B,从而造成采集点C的坐标方位角αAC增大或减小角度ω变为αA′C′。如图1(a)所示,采集点C的坐标发生了平移和旋转。
b)、设站时将后视点B错误地设置成B′,造成后视方位角αAB增大或减小角度ω变为αAB′,从而造成采集点C的坐标方位角αAC增大或减小角度ω变为αAC′。如图1(b)所示,采集点C的坐标只有旋转。
b)、设站时将测站A和后视点B全部错误地设置成A′、B′,造成后视方位角αAB增大或减小角度ω变为αA′B′,从而造成采集点C的坐标方位角αAC增大或减小角度ω变为αA′C′。如图1(c)所示,采集点C的坐标发生了平移和旋转。
因此,内业改正时的步骤一般为三步:第一步分站,即知道采集点C是由哪一站测出的,后视点是哪个;第二步采集点方位角改正,即由设站时错误的后视方位角αA′B′(或αA′B 、αAB′)和正确的后视方位角αAB计算出旋转角度ω=αAB-αA′B′,则采集点C的改正方位角αAC=αA′C′+ω;第三步测点坐标计算,即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出采集点C的三维坐标。
(a)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