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学论文,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宏观经济学pdf,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中级宏观经济学
相机抉择法: 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措施。 对相机决策的批评: “时滞”问题: 认识时滞 行动时滞 影响时滞 自动的或内在稳定器: 累进的个人和公司所得税。 失业救济金的发放。 各种福利费的支出。 农产品价格维持的实行。 公司和个人的储蓄。 四、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第七章 重点内容 一、加速数与加速原理 加速数也称加速系数,就是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之比。资本增量实际上就是投资,因而加速数又是投资和产量增量之比。以a代表加速数,ΔK代表资本增量,ΔY代表产量增量,I代表投资,则a=ΔK/ΔY=I/ΔY。例如,产量或收入增加100万元,可以使投资增加400万元,则加速数a=400万元/100万元=4,也就是说,每增加1元的产品或收入,可以增加4元投资。 加速原理认为,投资是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凯恩斯只考虑到投资对于收入和就业所产生的影响,而没有进一步考虑到收入和就业增加以后,反过来对投资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汉森认为,投资增长通过乘数的作用会引起总收入或总供给的增加,而总收入或总供给增加以后,将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品数量的增加又会引起投资的再增加。这种由于收入变动而引起的投资就是在乘数原理中介绍过的“引致投资”。汉森指出,不仅如此,而且这种投资增长的速度要比总收入或总供给增长的速度快,这就是所谓“加速原理”的含义。 二、经济周期的种类 一、经济周期的种类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从高涨到低潮上下反复波动的循环过程。 有以下几种: (1)“长周期”或“长波”。其长度平均约50年左右,由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耶夫(Nikolai DKondratieff)于1926年提出,故又称为“康德拉耶夫周期”。 (2)“建筑周期”。其长度平均约15年到20年左右,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最早提出,故又称为“库兹涅茨周期”。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3)中周期或中波。其长度平均约8年到1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Juglar)于1860年提出,故又称为“朱格拉周期”。 (4)短周期或短波。其长度平均约40个月(近三年半),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JKitchin)于1923年提出,故又称为“基钦周期”。 第八章 重点内容 一、经济增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 ??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源于亚当?斯密。早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就详细论述了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本积累可以促进就业,从而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和收入。此后,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国民收入在工资、利润、地租三者之间分配的发展变化规律。指出,实际工资从长期看将维持在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水平上,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有限,农产品价格必然上涨,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则相应增加,资本家的利润将下降,因此必然影响生产的发展。19世纪下半期,庸俗经济学的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提出,资本家延缓其当前消费进行资本积累,以及企业家对企业的组织管理,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长。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产生于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少数企业家的“创新”活动。? ? 尽管西方经济理论在其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都涉及了经济增长的问题,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受萨伊定律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竞争机制可以保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发挥调节作用,保持社会物价的平稳和充分就业。因此,他们主要是把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没有专门系统地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RP开发与实施》电子教案 第11章.ppt
- 现货黄金入门及产品介绍.ppt
- 中国扶贫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doc
- 金融分类翻译词汇对照.doc
- 口译词汇,须熟练记忆.doc
- 2014年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以及解析.doc
- 河南省中原六校联谊2012年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综.doc
- 162-某公司劳动力福利管理员工作细则(DOC 75页).doc
-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pdf
- 国际经济法考试题目.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