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

2005年七年级语文册期中考试题     班 姓名       编号    得分: 一、: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3分) 天 罡 冗 长 陶 冶 华 歆 辔 头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在表中订正。(3分)A、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摧下,含泪上床。 B、这两个被讽的人,胜气凌人而来,却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击怒而去。 C、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D、还有寂漠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可怜模样。 3、A、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B、控制自己的感情。   C、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D、  A、鲁迅  冰心   丰子恺  马克·吐温   B、冰心  鲁迅   朱自清  马克·吐温  C、鲁迅  老舍   丰子恺  约翰·摩尔   D、冰心  朱自清  鲁迅   希金斯 5、下列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不能称(相当,符合)前时之闻。   B、学而时(时常,常常)习之     C、学而不思则罔(迷惑不解)。     D、世(世代)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6、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2分)                     (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C、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D、尊者在不?  7、“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中的“文理”的正确解释是 (2分)            (    )    A、文章的道理   B、文学色彩    C、文采和道理   D、纹路 二、冰心在《忆读书》一文中,对《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榜》《荡寇志》四本书有一番比较,请将书名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     》就会丢下烦琐的《     》,看了人物如生的《     》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      》等等。   2、《山中避雨》一文中,作者引用了苏轼的诗句“          ”,意思是山色迷蒙,若有若无,这种雨天景色也很不寻常。 3、古语去:“乐以教和”的意思是                          。   4、《论语》是 家经典之一。   5、《》选自《 》,宋代   6、 代政治家、文学家 ,本文说明的一个道理是 。    7、学而不厌, 。  8、学而不思则罔, 。 9、万里赴戎机,      。        ,       。      ,壮士十年归。  10、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共分)                  (一)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有出息的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文段节选自《    》一文,作者是    ,他是现代伟大的   家、   家、    家。(每空分)   2、请概括本段记叙的六要素。(每空1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原因:                         经过:                         结果:                                        (二)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有一人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