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不同林农土地利用类型残体的有机碳储量.pdfVIP

7种不同林农土地利用类型残体的有机碳储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种不同林农土地利用类型残体的有机碳储量.pdf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5):581—586 Journal of Forestry Zhejiang College 文章编号:1000-5692(2007)05-0581.06 7种不同林农土地利用类型残体的有机碳储量 李正才1,徐德应2,杨校生1,傅懋毅1,孙雪忠3,奚金荣3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3 浙江省富阳市林业局,浙江富阳311400) 摘要:2005年12月初,时浙江省富阳市7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残体现存有机碳的储量进行 latweolata林最多, 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地上部分细残体有机碳储量以杉木Cunninghamia massoniana林、次生林、灌木林 其次是粗放经营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林、马尾松Pinus 和毛竹集约经营林,农耕地最小;并且以叶片的有机碳储量为主,其次是枝条和腐解物,草 本植物茎叶和花果树皮等储量均不超过10%;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地上部分粗残体的有 机碳储量均比较小。②7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地下部分细残体有机碳的储量均很接近,且小 于2m/ll的细残体有机碳储量均在50%以上;毛竹林地下粗残体的有机碳储量要比其他几种 类型的要高,斑生林、杉禾林和马尾松林和灌木林地下部分粗残体有机碳储量非常接近。③ 7种土地利用类型下,以毛竹粗教经营竹林和杉木林的残体有机碳储量为最大,分别达到了 3.20和3.19 t·hm~,是农耕地残体有机碳储量的3.4倍;次生林、马尾松林和集约经营的 竹林残体有机碳储量为2.7,1.6t·hm~,也分剐比农耕地残体有机碳储量高;农耕地的残 体有机碳储量最低,只有0.94t·hm_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残体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 为:粗放经营毛竹椿杉木林马尾松林次生林集约经营毛竹林灌禾林和农耕地。表 6拳19 关键词:生态学;土地利用类型;森林残体;有机碳储量;森林枯落物;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S718.55 文献标志码:A 森林残体(枯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养分的基本载体,在养分循环中是连接 植物与土壤的“纽带”,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对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森林残体(枯落物)是森林生态 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水文学、生物地球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l一一“。一般将 落叶和直径小于2.5cm落枝归为森林细残体(枯落物),而将林中直径大于等于2.5cm的枯立木、倒 木和大的枝条统称为粗死木质残体(Coarsewoodydebris,简称CWD)。以前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植物活体 碳库和土壤碳库,对残体的研究从养分循环方面研究的较多,而对残体碳库方面研究则比较少。但植 物残俸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的碳库之一,枯落物分解后向土壤释放的养分元素不仅仅是维持生 态系统自身生长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也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14,15J,因此,开展植物 残体碳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06-12.26;修回日期:2007—04一12 基金项目:周际合作项目(CPR/00/G33/A/1G/99) 作者简介:李正才,副研究员,博士,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E-mail:llzccM@126.tom 万方数据 582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年lO月 1试验地概况和样地选择 1.1试验地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浙江省富阳市,29。44 464 沛,气候温和,年均气温为16.2℃,年均降水量lmm,无霜期237d。 该地区历史上为森林地带,顶极群落是北哑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过去对木材、薪炭需求量的增 加以及农业活动的发展,天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