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化学7.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类化学7.doc

糖类化学7 第七节 多糖的研究思路 一、多糖研究的必要性 糖类是自然界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多糖是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因长期未受到重视,发展较蛋白质、核酸晚得多。近年来已引起分子生物学家的普遍关注,糖复合物与多糖的研究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国内的发展尚不够理想。 多糖分布广泛,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多糖的研究不仅涉及生命现象中众多深奥理论的基础问题,而且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有的多糖因其特殊的生物活性,且无毒副作用而被作为临床用药或疫苗,有的多糖因其特殊的理化特性(如粘性、亲水性等)而应用在食品、轻纺、石油工业等。近年来已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多种多糖来满足应用与研究的需要。日本从60年代就开始研究担子菌多糖的药物活性,有的多糖已成为有名的药物。我国近年来对植物多糖,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草药的多糖(如五味子多糖、黄芪多糖等)、真菌多糖的药物活性研究,已有广泛的报道。例如报道降血糖的中草药已达到100余种,其中有显效的也有20多种。其它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抗放射、抗突变、抗遗传损伤、抗凝血、抗血栓……等药物活性的报道很多,但弄清结构说明构效关系尚少见。中草药作为药物开发及理论研究,我国已落后于日本、韩国。目前在中草药中的某些品种,特别是生物活性明确的中草药来源的多糖,如何能较快达到符合国际规范的新药是很迫切的任务。 二、多糖研究的难点所在与重点 研究最终目的是要探讨结构与功能关系,以提高多糖的药物活性与其它作用。 多糖的结构确定,特别是中草药中的杂多糖的结构确定是很难的。分子量大的杂多糖国际上也难确定其细微结构。首当其冲的是分级纯化难关,从自然界分离的粗多糖是非常复杂的大混合物,包括生物大分子混合,不同多糖(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或杂多糖)的混合,同种多糖大小分子的混合,必须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方法分离、分级、纯化,否则结构确定决非易事。从同一样品采用不同分级方法,常有不同结果,这一点要引起注意。植物的不同部位,因功能不同,其中的多糖也是各色各样的,必须分开来研究。有人曾较系统研究过人参的根、茎、叶、果中的多糖,虽都含有中性杂多糖、酸性杂多糖级分,但其组成与结构都是不同的。在人参茎、叶、果的中的中性杂多糖、酸性杂多糖组成中都有葡萄糖(Glc),而根的中性杂多糖、酸性杂多糖组成中都没有Glc,而只有以Glc为主链的类淀粉多糖储存在根部。 多糖的活性与其各自的结构有关。从某种真菌或植物中可分离出几种结构不同、分子大小不同、溶解度、粘度不同的多糖,药物活性也有差异。但有不少报道,某粗多糖经逐级纯化后,药效未见递增。可以想到其药物活性可能是不同多糖共同贡献的结果。另外中草药的复方水煎剂,几种原料的众多多糖混在一起,有独特的效果。所以既应研究纯化多糖的结构,也应注意不同多糖混合后的变化,特别是构象的变化。可以想象水溶性多糖的混合物,糖链间氢键的交联必将引起构象的变化。多糖链构象研究是很重要的,难度也大,亟待建立一些可靠的方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研究尚较少。 另外,在分离纯化多糖时,常采取脱蛋白、脱色的措施,其实自然多糖有的原本与色素结合着,大多数是与蛋白质结合的(共价结合或静电结合),脱去色素或蛋白的多糖其活性也常显不出最优的效果。糖链末端共价结合蛋白或糖链上酸性基团与蛋白质氨基酸静电吸引,也都可能影响糖链的构象变化,影响其活性是必然的。 蛋白质、酶都有活性中心。多糖糖链庞大或修长,如有生物活性,必有活性中心或片段。研究多糖的结构,应寻找活性中心结构,除有利于构效关系探讨外,对庞大复杂多糖结构研究或可能减轻一些难度。不少研究指出,有些多糖降低分子量后仍保持活性或活性更强,如肝素抗凝血活性,只需五个寡糖片段。β-(1-3)Glc目前公认不单是对人、畜而且对无脊椎动物、植物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动植物所有宿主防御机制的基本诱发基团,既使无脊椎动物抗拒真菌感染,也可使植物免遭病毒、真菌病害。所有微生物细胞壁都有β-(1-3)Glc结构,因而有其广谱的免疫调节作用。葡聚糖的研究不单是医药,在农业方面也有应用前景。 多糖的结构研究,还不能忽视金属离子的贡献,多糖链中含羟基、乙酰基、羰基、氨基、硫酸基等易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多糖在自然环境中是否与金属离子有关系如何才会是其最佳状态,也是应考虑的。金属离子的加入或可能是多糖的活性中心的成员,金属离子的存在因络合多糖链而会影响构象变化。 多糖的结构确定与生物活性测试后,研究者的进一步任务是如何对其结构适当进行化学修饰,以产生新活性或提高活性。过去的工作大多修饰羟基、氨基等以提高水溶性或降低粘度。近年来,最令人兴奋的是德国人硫酸酯化木聚糖而成为治疗爱滋病等的药物(1989),已申请专利,并临床试用。因而国内外产生了用硫酸酯化修饰多糖的热门研究。各种化学修饰也包括用大分子来修饰,如果产生好效果,也不外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