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李杰.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济大学李杰.doc

[返回师资科主页][返回人事处主页] [返回同济主页]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科特聘教授 李 杰 博 士 简 况 李 杰(Li Jie),男,1957年10月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88年9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间,在英国Sussex大学从事访问研究。现为同济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建筑结构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等10余个学术团体及学术期刊的学术职务。 1987年以来,李杰教授先后出版了《地震工程学导论》(地震出版社,1992年)、《随机结构系统——分析与建模》(科学出版社,1996年)、《工程结构动力检测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1年)等5本学术著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20余篇。他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攀登计划等重点科研项目19项。先后获得国家级、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励共9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97年)、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6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0年),作为第一完成人或主要完成人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4年,2000年),三等奖4项(1989年,1994年,1996年,1997年)。 李杰主要在结构工程与防灾工程相交叉的生命线工程研究方向从事研究工作。在研究工作中,他创造性地发展了随机结构分析理论,提出了随机结构建模准则与算法;具有独创性地建立了工业生产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理论;在大型复杂生命线工程系统的抗震可靠性研究中作出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并深入进行了城市复合生命线工程系统地震反应模拟与系统控制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他在工程系统抗震方向的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于7个大型工业系统、1个省级电力网络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和6个城市的生命线工程抗震改造之中。 “工业生产系统抗震可靠性评估理论与应用”是化学工业部在八五期间重点支持的科研项目。李杰教授和他的科研课题组在这一前人极少涉足的研究领域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努力。在研究工作中,他提出了复杂工业生产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于结构反应概率分析和生产系统逻辑分析的工业生产系统抗震可靠度评估理论。这一成果,先后成功地应用于洛阳炼油厂(国内最大的原油加工企业之一)、新乡化学纤维厂(亚州最大的粘胶纤维生产企业)等七个大型工业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之中。1995年底,本项研究由化工部科技司组织了科技成果鉴定,经七位评审专家(含4位博士生导师)的评审,结论认为研究成果“独创性地建立了工业生产系统抗震可靠性评估的理论体系,大大推动了工业生产系统抗震可靠性理论的发展,总体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本项研究成果获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李杰教授均为第一完成人。 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地震反应的研究,是李杰教授在工程系统抗震研究方向上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他的研究工作中,建立了城市地震灾场控制研究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城市地震灾场仿真理论与算法,仿真分析能力达到了覆盖40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生命线工程的水平。通过李杰教授的工作,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城市地震灾场模拟与系统控制的理论框架,为土木工程防灾从结构层次走向系统层次的研究拓宽了道路。结合理论研究工作,李杰教授与课题组同志一道,先后开展了六个大、中型城市的防灾基础研究工作,其中介休市抗震防灾研究”成果获山西省199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地震灾场模拟与控制理论研究成果先后应用于3个大、中型城市的生命线工程改造之中。其中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型复杂生命线工程网络抗震可靠度分析理论,是大规模区域电力系统、城市供水、供气系统以及现代大规模工业系统等生命线工程系统进行抗震设防、抗震设计与抗震改造的基础。国际上关于工程网络系统的研究历史表明:大规模网络系统的概率解析算法是典型的NP Hard问题,具有很高的难度。在李杰的研究工作中,具有创造性地从多种途径致力于攻克这一堡垒,创新性地发展了大规模生命线工程网络系统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结合生命线工程实例,分别研究了区域电力系统、城市供水管网、城市煤气管网、城市道路连通性的概率性评价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概率解析算法对于100个节点以内的中型网络,可以提供问题的精确解,对于400个节点左右的大型生命线工程网络,可以在工程精度范围内提供任意精度的解析解。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李杰教授与课题组同志一道,首次在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