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2 2.3 海洋开发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PPT课件.ppt
一、海洋开发 1.海岸带的开发 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1)海洋能的种类与特点 (2)潮汐能及其利用 (3)波浪能及其利用 二、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三、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四、海洋权益 (2011·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 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_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图示数据的变化可以分析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2)E地处在长江入海口附近,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处大陆架,海水较浅,光照强,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3)①②③地海洋初级生产力,由小到大,其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也是由小到大。(4)沿海赤潮对沿海环境、海洋生物都会产生影响。 答案:(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 大陆架 浅 光照 (3)③ 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2009·江苏高考)下图是“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天文角度看,形成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其中______位于中间。 (2)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______、______。主要海洋自然灾害是______。 (3)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 本题主要考查对海水水体运动(潮汐)成因的理解,海岸地貌特点的认知及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等相关知识。(1)天文大潮形成在朔、望时,而“八月十八”则是望日,即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之时。(2)从图示信息可知,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岛屿众多,海岸曲折、陡峻,海阔水深,多天然良港。 (3)舟山群岛海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形成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适宜发展渔业、捕捞、海水养殖业等;普陀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舟山群岛海岸曲折、陡峻,多良港,附近浙江、上海经济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故舟山群岛空间资源开发价值极高,适宜建港口,发展海洋运输业。 答案:(1)地球 (2)海岸曲折、陡峻 多港湾 风暴潮 (3)如下表所示: (2009·海南高考)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结合图例对比两幅图,可发现变化有: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填海土地和海湾消失等。 答案: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答出三项即可)负面影响及对策: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 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 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 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 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 海湾消失——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 对策: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答出任何一项负面影响及对策即可) 热点考向聚集 随堂达标反馈 知识要点解读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RJ版) 选修二 海洋地理 第三节 海洋开发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选修部分 滨海、近海海上和远洋 距离 避免破坏海岸带的生态系统、建筑要与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6-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后强化作业.doc
- 2014年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城乡规划》课后强化作业.doc
- 2014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之小题大做《环境保护》.doc
- 2014年高三物理二轮专题《电路》特训题10(含精析).doc
-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2《新航路的开辟》专题PPT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科技成就》专题PPT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PPT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近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PPT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2《英国,法国,美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专题PPT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2《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专题PPT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3 3.1 现代旅游及作用》PPT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6 6.2 环境污染与防治》PPT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6 6.3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6 6.4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ppt
-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选修2阶段质量评估.doc
-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选修3阶段质量评估.doc
-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选修6阶段质量评估.doc
-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世界主要国家》评估测试(逐题解析).doc
-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评估测试(逐题解析).doc
-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农业的区位选择》评估检测评估测试(逐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