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6 6.4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ppt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6 6.4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6 6.4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ppt

一、森林及其保护 1.森林的生态功能及毁林的危害 2.森林的保护 (1)国际: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2)中国: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2年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3)其他:许多林业管理部门和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已经从林木采伐转为森林培育。民间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二、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草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环境脆弱、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干旱频繁发生、虫害与鼠害严重等。 (2)人为原因: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盲目开垦、滥采滥挖等。 2.草场退化的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原生态恶化;土地沙化和盐渍化;草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3.草场退化的防治 三、湿地破坏 四、物种灭绝及保护 1.灭绝的原因 (1)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2)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2.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人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 (4)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五、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分布、成因和保护治理措施。第(1)题,结合已学知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即地形落差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不属于共同原因,b不是造成水土流失来严重的原因。第(2)题,我国西部由于气候相对干旱,外力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侵蚀;防御洪涝灾害在河流中下游主要措施为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第(3)题,根据图中生态安全战略工程的位置分布,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③和⑤,①工程所在区域降水较少,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地区。第(4)题,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分别表现为气候较干旱,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植树造林防治荒漠化)、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充足(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1)c d (2)风力作用 (3)③ ⑤ 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2012·山东高考)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km2)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第(1)题,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第(2)题,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答案:(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 (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处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1)图中水库附近有居民地、农田,入库河流上游为森林。为保护水库的水质,既要保护库区生态,又要防止水污染。因此,既要保护山地森林植被,又要退耕还林、还草,还要注意生产、生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2)C处山坡有森林分布,在这里开山采石,势必破坏植被,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开山采石造成山体结构破坏——地表疏松,加剧水土流失。 答案:(1)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