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市情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漳州市市情简介.doc

漳州市市情简介 漳州位于福建省最南端,是一座具有132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1985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全市设一市二区八县,土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75万。拥有港口、对台、区位、农业等“四大优势”。 一、港口优势。海岸线715公里,天然深水港湾20多个,全省六个深水港湾中漳州拥有厦门湾和东山湾两个,规划有“一港七区”(“一港”即漳州组合港,“七区”包括厦门湾南岸的招银、后石、石码三个港区和东山湾范围的古雷、云霄、东山、诏安四个港区),可开发建设万吨级以上码头133多个,现已建成生产性泊位54个,招银四区的30万吨矿建码头和25万吨液化码头等大型码头已投入建设。漳州港腹地广阔,淡水丰富,是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的综合条件优越。今年5月8日,漳州古雷石化启动项目: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对二甲苯和翔鹭石化(漳州)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两个项目在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两项目总投资约188亿元,2011年一季度试产。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标志着漳州古雷石化园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二、对台优势。漳州市是全国第二大的台胞祖籍地,台湾人口中35.8%祖籍在漳州。台湾现有四大民间信仰除妈祖外,关帝、保生大帝、开漳圣王三尊神祗的祖庙都在漳州。漳台两地血脉相承、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文化相连、经贸相往。截止2008年底,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370多个,合同利用台资8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52亿美元,约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55%和全省利用台资总额的40%,是全国排名第三的台商投资密集区。国家先后在漳州先后设立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成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先行地区。台湾百家大企业和上市公司中已有台塑、灿坤、长春、统一、泰山、天仁、台玻等落户漳州。 三、区位优势。漳州介于厦门和汕头两个特区之间,东与厦门港毗邻,西与汕头交接,南与台湾隔海相望,自古就是闽粤交通要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海西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密集区。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鹰厦铁路,324、319国道,厦漳、漳诏、漳龙三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加上众多的省道,形成纵横交错、便捷快速的交通路网。连接厦门的厦漳跨海大桥和漳州滨海一级疏港公路已经开工。特别是正建设中的厦深铁路、龙厦铁路漳州段将于2011年左右建成运营,届时漳州将与全国铁路干线相连,长期制约漳州发展的铁路瓶颈将彻底解决,漳州的经济腹地将延伸拓展到粤东、赣南、湘南等地,漳州作为福建南部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日益突出。 四、农业优势。漳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约1600毫米,平均气温21℃,“四时花不落,八节果飘香”,自古就有“鱼米花果之乡”美誉。拥有耕地250万亩,山地1230万亩,内陆水域、浅海滩涂180万亩。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横贯全境。水果、水产、蔬菜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前列。是福建最大的花卉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花卉集散中心。食品行业发达,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出口占全省一半,是福建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农业出口创汇基地。生态环境优良,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有6个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县,生态示范试点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1.2%。 近年来,漳州市坚持“海西建设,漳州先行”发展主线,全面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颁布后,为漳州加快发展崛起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市委、市政府紧扣全年发展目标,统筹抓好各项工作,激发“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动力和活力,努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动漳州实现更大发展。依托“校地合作”,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强化“项目带动、品牌牵动、统筹互动、形象推动”发展举措,着力增强招商引资实效,选准招商重点,加强沟通对接,跟踪投资意向,优化服务保障,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漳州、加快建设、顺利投产,有力地推动“3+5”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福欣特钢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后石电厂七号机组并网发电,金龙客车整车项目建成投产,旗滨玻璃第一条生产线点火生产,长春二期、台玻、凯景钢铁、湘电风能等一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仅2008年,我市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达1019个,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3个,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9%。产业集群集聚加快,全市已形成“3+5”产业即食品、机械、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和钢铁、汽车、船舶、能源、石化五大战略产业,形成14个产业集群(即智能小家电、视听产品、仪器仪表、石英钟表、电源及光电照明、电子元器件及其配

文档评论(0)

hst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