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醒脑治瘫仪治疗小儿脑性瘫痪45例临床疗效探究.pdfVIP

针刺配合醒脑治瘫仪治疗小儿脑性瘫痪45例临床疗效探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天津第六届国际针灸暨中医临床学术大会论文集 5小结 本组病例均为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原降压药不变的情况下施灸。统计结果表明: 辩证施灸5天,10天,1月血压较前下降,说明该法疗效肯定;而灸治5天与10天血压比较, P0.05,(表4略),说明十天后血压未继续显著下降,仅仅是保持了疗效。10天与1月血压比 较,P0.05,(表5略),说明灸后1月较灸治10天血压下降更为显著,可认为该法治疗高血压 病,对于血压值的下降有一定的后效应。在痰瘀阻滞型与肝肾阴虚型无抽样对两型进行灸治 后5天,lo天,P均0.01(表7、表8略),说明在这一时段内,该法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病,其 型之收缩压的疗效更为显著。综上所述,灸治痰瘀阻滞型取足三里、神阙、百会以行气化痰,活 血化瘀,并可培元升清阳;肝肾阴虚型取足三里、关元、涌泉则可培元固本,调和气血,引火下 行。择穴而灸共奏降压之目的。 针刺配合醒脑治瘫仪治疗小儿脑性瘫痪45例 临床疗效研究 贺军 韩艾 指导卞金玲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00193 小儿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 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出现,可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 及感知觉障碍。我们采用针刺配合醒脑治瘫仪治疗小儿脑瘫4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与传 统针刺组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符合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及分型。 诊断条件: (1)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性瘫痪; (2)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姿势异常; 70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3)需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分型:①痉挛型②手足徐动型③强直型④共济失调型⑤震颤型⑥肌张力低下型⑦混合型 ⑧无法分类型 1.2排除标准 (1)病情在发病3个月后继续加重,病理显示进行性者; (2)鉴别诊断:与脊髓灰质炎、周围神经麻痹遗传性疾病等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疾病进行 鉴别诊断。 1.3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最小年龄11月,最大年龄12岁,针刺配合醒脑治瘫仪治疗组30 例(以下简称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传统针刺对照组15例(以下简称对照组),男性8 例、女性7例。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针刺治疗2/日,留针20分钟,上午取内关、人中,四神聪、四白、曲池、合谷、三阴 交、阳陵泉、太冲、后溪、申脉 下午取风池、完骨、天柱、华佗夹脊刺 醒脑治疗仪治疗l/H,风池、风府、命门穴,治疗20分钟。 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 对照组:针刺治疗2/日,留针20分钟按照《针灸治疗学六版教材取穴 上午:百会、四神聪、足三里、三阴交 下午:肝俞、肾俞 30天为l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 动脉(MCA)、颈内动脉(ICA)及基底动脉(BA),以了解各动脉供血情况。 2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智力接近正常儿童,生活能自理,肢体功能正常,伴有症状消失,随访 1年未复发;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智力有明显进步,接受能力、模仿能力、思维能力在原有基础上 有明显提高,会讲简单话,瘫痪肢体功能有明显好转,伴有症状不明显。 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对周围环境较前灵活、语言及肢体功能均有进步,伴有症状好 转,生活不能自理; 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进步。 2.2疗效分析: 表I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磐) 注:两组比较x2=7.68,PO.01 71 中国·天津第六届国际针灸暨中医临床学术大会论文集 由表I可知,治疗组疗效明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