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科学译著《重学》底本研究
聂馥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呼和浩特Ol∞22)
o胛Mechanics,该书
摘要:晚清科学译著《重学》译自英国胡威力的AnElementaryTreatise
共有7个版本,《重学》译自哪一个版本的问题至今悬而来决,本文通过《重学》与原著不
同版本的对比研究.确定《重学》的底本为1836年出版的第五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重
学》与原著之间的的差别,廓清了目前国内一些相关的说法。
关键词:重学;Mechanics,底本:版本;胡成立
《重学》一书是李善兰(181l一1882)与艾约瑟(Joseph
上海开始翻译的科学译著,该书于1859年刊行,有多个版本流行于世。其所据底本是胡威
立“(William onMechanics,
以下简称Mechanics)。此书是英国大学的物理学教科书,共有7个版本。本文考察了《重
学》与Mechanics的版本对应关系,研究《重学》对Mechanics的增补与取舍等问题,并纠
正口前国内流传的相关错误说法。
一、《重学》及相关疑点
《重学》首版由钱熙辅1859刊刻(下简称“钱刊本”),17卷,但印行无几。毁于兵燹。
之后,1866李善兰在金陵重刊‘重学》,并增补三卷流体力学的内容,为‘重学廿卷附曲线
说三卷》。有李善兰序,钱熙铺跋(下简称“金陵本”)。1867年上海美华书馆亦重刊‘重学》,
17卷,有重学卷首、钱熙辅的跋、伟烈‘弧力英文序、英汉科技词汇表(下简称“美华本”)。
此屙,《重学》被收入《中两算学火成》(1889,下简称“大成本”)、《富强斋丛书》和《西
!学富强丛I5》,上海积山?悖局(1896,卜.简称“积山书局本”)、小仓山房等(1899,下简称
“小仓山房本”)也重印该二…‘,先后共刊刻,L版¨J。
前版《重学》共印行不到十部,现已很难找到,根据现流行于世的版本的序跋看,钱熙
辅跋为“成丰己朱冬十一月”即1859年,李善兰序为“同治五年九月”,即为1866年,伟
烈弧力的英文序为1867年,可以推断首版的《重学》上有钱氏跋,这一点伟烈弧力的英文
序中也有捉及。1866年重新校订加上了李善兰序,1867年重刊时又加上了伟烈弧力英文序
羽j“重学卷酋”。但厅期刊刻的“人成本”、“积山-峙局本”、“小仓山房本”、《富强斋丛一∞
中的《重学》只有李序钱跋。
上述各种版本的《重学》中17卷本的内容为“静重学”、“动重学”两火部分,20卷本
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了流体力学3卷(附圆锥曲线说三卷)。流体力学部分非Mechanics
—IS内容,是艾约瑟“撰《流质重学论略》三卷、《圆锥曲线说》三卷,附于同李善兰合译
之《巫学》卷后刊布。”Ijl
l_|前阳内对《重学》介纠存在如卜问题:
第一,天1i《重学》所据底本。一种说法“所据底本不详”14IlM:另一种说法“1833
作粥‘简介:妓役玲,内蒙占师范人学科学史研究院,副教授,在读博十。专业方向物理学
殳、物理学文化。
支持项日:圈家【}然科学基金项目。
暇系lU话:1
3847127115;电子邮箱:nmhsniefuling@sina.com
。WilliamWhewell,晚清译为胡威立,现译作休厄尔或惠威尔,除引文外本文一律州胡威
j3,
230
1833年出版不是第2版
年第二版”[61。目前国内一些研究依据后说171。实际上,Mechanics
而是第4版,第2版是1824年出版的,“1833年二版”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学界已
有人注意到此问题,并对《重学》底本进行了研究,推测《重学》可能参考了原薪不同的版
本([2】,18)。《重学》的底本到底是第4舨还是第T2版,还是另有可能?
第二,关于《重学》翻译了原著的哪些内容的问题。梁启超在《读西学书法》中谈到:
“李壬叔所译《重学》甚精。然闻西人原书,本分三编。其前编极浅。以教孩孺。其后编极
深,一切重学致用之理在焉。李译者仅其中编耳。”lsJ在徐维则《增版东西学书录》中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