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 基础训练五套.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隆中对》 基础训练五套.doc

23 隆中对 一、注音 好为《梁父吟》( ) 乐毅( ) 因 屏人曰( ) 度德量力( ) 汉沔( ) 殆 ( ) 胄 ( ) 刘璋 ( ) 存恤 ( ) 箪食壶浆 ( ) 二、解释加粗的词。 1、隆中对 2、莫之许也 3、谓为信然 4、先主器之 5、此人可就见 6、不可屈致 7、将军宜枉驾顾之 8、由是先主遂诣亮 9、凡三往 10、因屏人曰 11、汉室倾颓 12、度德量力 13、欲信大义于天下 14、遂用猖蹶 15、自董卓已来 16、非惟天时 17、抑亦人谋也 18、挟天子以令诸侯 19、此诚不可与争锋 20、此诚不可与争锋 2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4、帝室之胄 2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26、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27、箪食壶浆 三、特殊句式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君与俱来。 3、时人莫之许也 4、贤能为之用 四、通假字 1、欲伸大义于天下 2、自董卓已来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熟读课文,用文中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2、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脉络,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   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注意划线字的读音和意思。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常见文言词语古今意思的差异,并能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1、我没有正确估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但是我的智谋有限,所以一再失败,直至现在。度,估价。遂,于是、就。   2、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兵力,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挟,挟持、控制。诚,的确。   3、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指刘备)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就,接近。枉,委屈。顾,看望。   4、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箪,名词用做动词,用竹筐装着。壶,名词用做动词,用水壶盛着水酒。 三、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描述,请你与课文参照阅读,看看小说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一方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初步体会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差异。可以参考有关资料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的部分内容。 单课训练题――《隆中对》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