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备战】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型.docVIP

【2013届高考备战】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备战】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型.doc

班级: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 炼字型 【学习目标】 1、掌握炼字型诗歌题目要求的特点。 2、掌握炼字型诗歌题目的答题方法及步骤。 学习重点:炼字型诗歌题目的答题方法及步骤。 学习难点:炼字型诗歌题目的答题方法及步骤。 【知识准备】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诗歌炼字,主要考察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很多时候都是着眼全诗而考察诗眼。 炼字 举例 分析 动词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形容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副词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数量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一枝”而不是“数枝”,显示早开的特点。 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极富音乐美,渲染了孤寂清冷的气氛。 【自主探究】 高考题对语言的考查,一般从词句入手。回答方式,一般总说语言特色,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从手法(修辞、炼字)、内容、思想感情入手分析。就近几年高考题来看,从思想内容方面考查多些,表达效果也主要体现在表情达意上。炼字、诗眼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探究:探究本考点答题的思路步骤: 【典题导航】 1、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问题。(2006上海)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时,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宋之问因获罪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第二年从贬所逃归,途经襄樊附近的汉江而作此诗。 有人曾经将后两句改为“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来进行比较。你认为哪种表达更好?请具体说明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原诗更好。作者被贬岭外,远离家乡,很长时间没有家人的音讯,不知道家里是否会受自己的牵连而发生变故。原来还只是思念和担心,现在来到家乡附近,更怕这种担心变成现实。所以“情更怯”和“不敢问”更能表达诗人此时的精神痛苦,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而“情更切”和“急欲问”则显得平淡和一般化。 【巩固提升】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四川)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思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字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的题目。(广州07年3月六校联考) 水槛遣心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请赏析画线句中“出”和“斜”两字运用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出”指鱼跃出水面,“斜”指燕子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