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章程.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科技大学章程.doc

武汉科技大学章程 (征求意见稿) 序 言 武汉科技大学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国家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首钢总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等六家国家特大型企业共建。 百余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钢铁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面向未来,学校遵循“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和“质量求生存、学术上水平、特色显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促进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武汉科技大学,中文简称为“武科大”,英文译名为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名称缩写为WUST。 第三条 学校法定住所地为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7号。学校现有青山校区、黄家湖校区、洪山校区等校区,经举办者批准可根据发展需要设立和调整校区及校址。 学校网址是: 第四条 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湖北省教育厅主管。 举办者按照有关规定任免学校负责人,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依法监督,核定学校办学规模,完善学校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支持学校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自主办学,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学校的分立、合并、变更和终止,须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教育部批准。 第五条 学校是非营利性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和履行相应权利义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学校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遵守法律、法规、本章程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接受举办者、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校内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 第六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厚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第七条 学校尊重和保障教职员工和学生依法享有的学术自由。学校崇尚学术自由,严格学术规范,保护知识产权,倡导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完善创新机制,激励广大师生员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科研质量和效益。 第八条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致力于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第九条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武汉科技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教授治学。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条 学校实行以校院两级管理为主的内部管理体制,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视情形调整管理体制。 第二章 学校功能与教育形式 第十一条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基本职能,实施高等教育。 第十二条 学校实行的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学校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教育为主,同时开展其他类型教育。 学校依法确定和调整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实行学分制。 第十三条 学校学科专业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生命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主要学科领域。形成了以钢铁冶金为特色,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 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自主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规划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第十四条 学校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十五条 学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录取的原则,依法自主招收学生,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 学校依法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申请者授予相应的学位。 第十七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十八条 学校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人才培养、教学条件及利用、教学过程及管理、教学效果

文档评论(0)

hst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