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物流信息系统识别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物流信息系统识别技术.ppt

第八章 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 教学目标(之能力目标) 1)能对物流配送企业信息元素进行分类收集与筛选 能通过理解,绘画出物流配送企业物流的信息流动图 能针对某个物流配送企业设计出它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能通过模拟软件的使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设计的某物流配送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教学目标(之知识目标) 1)了解物流配送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的内容、范畴和类型 2)掌握物流信息在物流配送企业活动中的流程 3)掌握物流配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4)掌握物流配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5)掌握模拟软件的应用 6)通过模拟软件的使用进一步掌握物流信息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方案 案例分析: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体系 案例分析:美国机械公司配送系统 模拟软件演示使用(下载版) 教学内容 物流配送中心的内容 配送业务流程 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节 物流配送中心的概述 一、配送中心的形成及发展背景 二、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 三、配送业务模式 四、配送对物流的意义 一、配送中心的形成及发展背景 (一)配送中心形成的历史原因 物流配送中心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加速商品流通和创造规模效益为核心,是专门从事配送工作的物流据点,是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功能,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流通机构,是国际通行的一种流通形式。 (二)物流配送中心的形成背景 1.生产与流通规模的扩大引起了物流成本的上升 2.买方市场形成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3.新型业态模式的发展导致对集中配货要求的增强 (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配送中心的发展 从整个国际物流的发展来看,配送中心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物流运动合理化的客观要求。 (四)物流领域的分工使得配送中心进一步完善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为了挖掘物流过程中的经济潜力,物流过程出现了细分,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造就的普遍买方市场环境,以服务来争夺用户的竞争结果,企业作出了“营销中心下移”、“贴近顾客”的营销战略,贴近顾客一断的所谓“末端物流”便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配送中心就是适应这种新的经济环境,在仓库不断进化和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物流设施。 二、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 1.采购功能 5.分装功能 2.存储功能 6.集散功能 3.配组功能 7.加工功能 4.分拣功能 8.信息功能 条形码的类型 1、商品条形码 商品条形码是由一组黑白相间、粗细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条码隐含着数字信息、字母信息、标识信息、符号信息,主要用以表示商品的名称、产地、价格、种类等,是全世界通用的商品代码的表述方法。 三、配送业务模式 (一)配送的结构模式 1.商流、物流一体化化的配送模式 2.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二)配送的结构模式 1.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 这种配送结构模式又称为配销模式, 2.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在这种配送模式下,配送的组织者不直接参与商品交易活动,既不参与商流过程,它只是专门为客户提供货物的入库、保管、加工、分拣、运送等物流服务,其业务实质上属于“物流代理”。从组织上看,其商流与物流活动是分离的,分属于不同的行为主体。 四、配送对物流的意义 (一)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三)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 (四)简化事务,方便用户 (五)提高供应保证程度 第二节 配送业务流程 配送作业流程的基本环节一般包括以下几项作业:进货、搬运装卸、储存、订单处理、分拣、补货、配货及送货。 (一)进货作业基本流程 在配送的基本作业流程中,进货作业包括接货、卸货、验收入库,然后将有关信息书面化等一系列工作。 为了安全有效地卸货及物流中心能按期正确的收货,安排进货流程应多利用配送车司机卸货,以减少公司作业人员和避免卸货作业的拖延;尽可能将多样活动集中在同一工作站,以及节省必要的空间;尽量避开进货高峰期;依据相关性安排活动,以达到距离最小化;详细记录进货资料,以备后续存取核查。 此外,在安排进货流程以前,需要考虑:进货对象及供应厂商的总数、地理分布、交通运输情况;商品种类与数量;商品的形状、特性;配合储存作业的处理方式等所有相关的影响因素,以便于统筹规划。 ·其中,“配合储存作业的处理方式”,是指配送中心储存货物时采用的托盘、箱子、小包三种方式。 ·货车进货同样也有三种方式。因而如何在进货与储存作业之间对这三种方式进行转换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有以下三种转换方式: 第一种方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