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Chinese.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nglish-Chinese.ppt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By Jeff Loo Contents 来源:新浪新闻中心 主持人马骧:按照以往的经验,一个学外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做您曾经从事的工作,需要多少时间? 费胜潮:我比较笨一点,所以我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一些,我可能用了6、7年。一般如果更聪明的年轻同志,如果是下苦功夫,又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我觉得一般四五年差不多。 主持人马骧:四五年的时间算快的? 费胜潮:对。 主持人马骧:下苦功夫,您曾经下过的苦功夫跟我们讲一讲。 费胜潮:刚才提到,70多个人里才能有1个人入部。从英文来说,200多个入部的人中,我们每年留4到6名同志,需要层层考试。这4到6名同志会经过我们所谓的魔鬼式的训练,半年时间,完全是脱产的,不做任何工作,就是每天的培训,压力很大,强度也很高,经过这个培训,然后进翻译室做一些实践的工作,然后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前期培训跟半工作的状态需要两年时间,一方面你要不断地比在大学下更多力气和功夫,有点像高考的劲头,但不是一年,是两年。还要做好本职工作积累实践经验,这个过程比较艰苦。还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在这儿。 主持人马骧:所以,举重若轻,一定是跟平时大量的工作相关的,有没有碰到过临时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确实不好翻的,自己没有准备过的,怎么办? 费胜潮:这是经常会碰到的,你准备得再细,不可能完全准备到了,除非你的服务对象照稿子念,但是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的领导人没有这么做的,我们的领导人现在思维非常活跃,很多时候是临场的,自己发挥,讲出来非常精彩的一些话。无论是在国内、国外都是这样。这样我们的准备只是给自己打一个基础,真正是在你准备的基础上,你也要作为翻译来临场发挥。像刚才说有时准备能发挥作用,曾经总理在2006年的记者会上提出知难不难,迎难而上,提到这么一句话。当时我们在准备的时候,每天看《人民日报》,看到总理在一周前参加人大甘肃团组讨论的时候,讲了这么一句话。当然现场总理可能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些延伸、变化。 主持人马骧:知难不难,迎难而上是怎么翻的? 费胜潮:现在记不清楚了(笑)。 主持人马骧:我为难你一下,怎么翻? 费胜潮:知难不难,有时觉得中文四个字翻译成英文挺难的,但是最难的是你要把握它的意思。比如知难不难,我不记得当时怎么翻的,实际上就是你按照它的意思翻译成: “不要畏惧它的困难,直面而上”, When you know it is difficult, it may be less difficult. We need to face up to the difficulites。 就是翻译它的意思。 就是翻译它的意思。 ----费胜潮 “Oh Grandmama! What big eyes youve got.” “All the better to see you with.” “Oh Grandmama! What big teeth youve got.” “All the better to eat you with.” 翻译不是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和语句结构到另一种语言的词语和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也不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与一种语言中对等的词语和语句结构然后将其串接成句的过程。在英汉翻译中,如果把眼光盯着原文的词语和语句结构这些属于语言层次的东西,结果翻译出来的只是一种文字层次的转换,徒具其形,原文的内容和意义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表达。 什么是翻译? 交通工具换乘过程: 内容 (人员) 载体(运输工具 1) 内容(人员) 载体(运输工具 2 ) 翻译过程: 内容 (信息) 载体(源语) 内容(信息) 载体(译语) 比较两者,其共同点有: (1) 两者带有相似的目的: 两种转换过程都是为了实现内容通过载体的变换从一端到另一端的传递。 (2) 两者含有相似的基本要素: 第一要素内容,在交通工具换乘过程中是人员,而在翻译过程中则是信息。 第二要素载体,在交通工具换乘过程中是车辆、船舶、飞机等,转换前是一种运输工具,转换后改 另一种运输工具;而在翻译过程中则是语言,转换前是源语(source language ),转换后是译语(target language )。 (3) 两者具有相似的操作要求: 第一,两者都要求内容不变。 第二,两者都要求过程顺畅 德国译学教授 Wolfram Wilss 在 The Science of Trans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