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粉虱生命表地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 . 7 柑桔粉虱生命表的研究 张志恒王官国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8020) 提要 1995~19卯年在浙江黄岩用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未受座壳孢菌寄生的柑桔粉虱 的自然种群动态。结果显示,柑桔粉虱第一二三世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8.9l、408和5. 94。存活曲线也稍有差异。其中第二世代基本上属于‰蛐Ⅳ型,而第一三世代则介于S10bod. HnⅣ型和乳}b幽Ⅲ型之间。对柑桔粉虱的种群数量起控制作用的主要因子是自然死亡和因 风雨冲刷等造成的失踪.其次是寄生蜂的寄生死亡。 关键词柑桔粉虱;生命表;种群趋势指数;存活曲线;致死因子 均有发生。自80年代以来呈明显的增长趋势[·.21“。近年来,国内外对柑桔粉虱的发生为 害、生物学特性、天敌利用及药剂防治等都有一些报道,但缺乏系统的生命表研究。为此,我 们于1995~1997年在浙江黄岩用生命表的方法对柑桔粉虱的种群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 在各代成虫产卵期前,先将有适当嫩叶的盆栽桔苗用网罩罩起,产卵盛期时除去网罩, 并检查叶片背面,用脱脂棉擦除虫、卵。前后将桔苗移至柑桔粉虱大量发生的桔树下,让其 产卵。24h后搬离桔园,并用放大镜检查每片嫩叶北面,选留卵量适当的叶片,计数其卵量 (6个世代的平均初始卵量为1176粒)后。罩上网罩直至附近桔树上觅不到柑桔粉虱成虫 止。待卵孵化后,计数孵化出的幼虫数和不能孵化的卵数。初始卵量减孵化出的幼虫数和 不孵的卵数即记作失踪。给固定下来的幼虫编号后,每隔3d(越冬期为7d)观察一次,分一 数,自然死亡数和寄生蜂寄生死亡数(记载后除去死虫)。各期的初始虫数减自然死亡数和 寄生蜂寄生死亡数,再减下期初始虫数(成虫初始虫量以羽化壳计)即为当期失踪数。 2结果与分析 2.1存活曲线 柑桔粉虱在没有座壳孢菌寄生的情况下,其自然种群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卵期和一龄幼 虫期,其后的二、三龄幼虫期死亡率很低,四龄幼虫期和蛹期的死亡率又有增加(其中第三代 四龄幼虫由于正处于越冬期,死亡率的增加更为显著)。不同世代的存活曲线如按sh灿拙in 提出的4个类型划分方法[41划分,其第二世代基本上属于s呲inⅣ,丽第一、三世代则问 于Slobodl【inⅣ型Sl龇i11Ⅲ之间。 2.2生命表 ~lO.19之间,平均为6.3l(表2)。可见在没有座壳孢菌自然控制的条件下,柑桔粉虱具有 裹l柑桔粉虱的生命寰* 弛1mt眦细觚喇峋y* 各致死因子作用后的存活率 控制参致*- 虫期 致死因子 殛垦蚵翊唑!坚虹!堕域熊直丝2鱼些丝璺翌些墼:!—— s柚i帅 Ⅷhc时 第一世代 第二世代 第三世代 第一世代 第二世代 第三世代 !苎望!塑竺!型壁竺竺竺!型鲤竺竺竺!壁鲤型竺!鲤鲤!苎|竺!堕壁竺型竺 卵E孵 失踪Ⅸ州矸啊n∞ 79.研 配30 77.78 1.257 1.6晒 1 2瞄 不孵№l—llBldIi唱94.44 93.引 94,玎 1.0∞ 1.066 1.嘶1 一龄幼虫 失踪Ⅸ州耻·眦 孵.鹋 82.49 盼.18 1.115 1.212 1,12I Im自bmo d出 自然FE亡№Id 77.58 60.晒 70.“ 1.埘 1.643 1.脚 二龄幼虫 失踪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