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介孙建中教授等的黄土学系列新著.pdf
地 质 论 评 2014焦
large-scaletectonic research hasgone deep into the realm ofmantle and continentaltectonics,in orderto
understandthe crust-- mantlecyclingunderplate tectonics,to trace the history ofcontinental breakup and
assembly,and to explore new modelsof lithosphere-- mantledynamics and plate motions.Atpresent,the
developmentofsturcturalgeologyand tectonicsareobviouslydriven by technical progress,industrialand social
demands,humanresourcesinscienceandtechnoloyg.Itisnecessarytotakeadvantageofnew technologiesand
data,toadapttothedemandsofindustriesandnational economies,tostrengthenthetrainingofyounggeologists,
.
toenhancethecapabilitiesforindependentinnovation.
Keywords:sturctural geoloyg ;tectonics;disciplinary development;earthscience
推介孙建中教授等的黄土学系列新著
谭周地
吉林大学,长春,130026
近年陆续出版的黄土学新著包括上、中、下三篇。(上 外 ,还在稍后出版的中篇之后设立了一个附录,补充了黄土
篇)为 《黄土地质学》,2005年 由香港考古学会出版,长安大 对污染物净化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黄土对 c, 、
学教授孙建 中编著,也是其从事黄土研究半个多世纪的总 Cr4和As“及垃圾渗出液净化作用的机制。
结。中篇 《黄土岩土工程学》,下篇 《黄土环境学》由孙建中 黄土学系列新著三部,共约 220万字 ,全面总结了国内
教授与多位合作者共同编著,分别于2013、2011年由西安地 外半个多世纪以来黄土研究的主要成果。系统地论述了黄
图出版社出版。该黄土学系列专著的出版是继上世纪60年 土的地质特征与工程性质及黄土地区的地质灾害与环境问
代以来,我国地学界 出版的黄土研究重要著作 ,如刘东生院 题。是最新的,最全面 ,最深入的研究黄土的总结性专著,是
士等的《黄河中游黄土》(1964)、《中国的黄土堆积》(1965)、 集大成的鸿篇巨著。黄土学系列书的出版,也可以说是 “黄
《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1966)和 《黄土与环境》(1985)。 土学”真正诞生的标志。无疑是对地质科学发展的重大贡
张宗祜院士等的 《中国黄土》(1989)、《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地 献 。
质问题及治理》(1996)。王永焱教授等的 《中国黄土研究 的 上世纪后半期是我国黄土研究蓬勃发展 的时期 ,50至
新进展》(1985)、《中国黄土的结构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 60年代用大量理化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大量黄土物质成分的
(1990)等之后的又一套总结性新书。全面展示了黄土地质 资料为黄土成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70至80年代作了大量
学、黄土岩土工程学和黄土环境问题三大领域研究的现状。 的年代学工作给出了黄土与古土壤年代的数字化成果。80
上篇,《黄土地质学》,全面阐述了黄土的定义、黄土的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