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脉临界病变患者涩脉与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
庞博1王淑丽2冯玲2刘贵建1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检验科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
【摘要】目的:涩脉属于28病脉之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复杂脉象。《脉经》中提到:“涩
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对涩脉的描述还包括“迟细短散止”、“三五不调”,或“轻
刀刮竹”、“病蚕食叶”、“如雨沾沙”等,以上形容大多属于主观判断标准,有赖于医师的个人感受
和临床经验。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找到与涩脉相关联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将有助于从微
观辨证的角度,阐明涩脉的物质基础,从现代科技的角度对中医传统脉象进行探索和发扬光大。冠
脉临界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识别稳定斑块对防治急性
冠脉综合征(ACS)等心脏事件具有重要作用。此阶段的患者,其实验室检测指标可能尚无显著异常,
而其脉象也较病重患者更难于辨别,对他们的上述指标进行分析意义更为重大。本研究旨在通过分
析冠脉临界病变患者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与涩脉之间的关系,找出与之相关联的检测指标,为涩脉
的形成探索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15节段分段法,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
对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就诊,有胸闷或胸痛、气短等临床表现,疑似冠心病者,
给予CCTA检查,证实有1支某一节段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一70%的患者定义为冠状动脉临界病
变患者,排除检查或检验资料不全者,共纳入80例患者。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包括有白细胞、红细
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百分比等血常规常用指标;空
二聚体(D—DIMER)等凝血检测指标。此外还收集了左室舒张期容积、左室收缩期容积、心搏量、射
血分数等心脏彩超数据,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数据,以及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等患者
一般情况与病史。由两名中医心血管科专业医师对患者是否存在涩脉进行独立判定.并将患者依此
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如存在异议,则请一名上级医师参与会诊,并据此得出最终结果(患者全部检验
U非参数检验,对
和检查结果对三名医师均进行盲法处理)。对连续变量进行t检验或Mann—Whitney
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并使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涩脉的因素进行分析(向前步进,条件),行双侧
检验,P0.05时认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利用SPSS18.O(SPSS
析。
结果:将上述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中,涩脉组较无涩脉组PI
VS V8
值更低(10.310.7,P=-0.035),TG更高(1.791.46,P=-0.034),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涩脉组与
vs vs
无涩脉组相比,APTT更低(24.525.0,P:0.498),且D—DIMER更高(128.188.5,P=0.190),但差异
立危险因素(OR=0.338,95%CI=0.129—0.887,P=O.028)。
结论:本研究表明,PrI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涩脉脉象密切相关,可能是该人群涩脉脉象的成因
之一。丌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常用检测指标,凝血时间缩短可提示患者可能出现血液
高凝状态。有观点认为,房颤患者的涩脉最为典型和明显,而房颤时患者则处于典型的高凝状态。
·495·
并且,P1.降低和涩脉均已同时被列为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次要指标,说明我们关于冠脉临界病
变患者的结果与冠心病患者大样本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一致。应注意到,在本研究中,涩脉患者的
APl,r与D—DIMER均有相应变化,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扩大样本量可能会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结
果。本研究也说明,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可以从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中为中医经
典脉象找到可能有关的物质基础。就涩脉而言,心电图等其他检测技术同样可提供重要信息。本研
究的不足在于,涩脉的判断具有主观性,结合脉象仪等仪器可能会提供帮助。今后应注重收集临床
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或新兴标志物,结合中医症候,将中医循证和检验医学循证相整合,或能有利
于微观辨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通场景中车辆视觉检测技术地研究.pdf
- 脊柱正骨推拿治疗腰背部软组织劳损的临床疗效的研究.pdf
- 高效液相色谱在藏药质量标准的研究中的应用.pdf
- 单一ON%2fOFF信源业务的自相似性的研究.pdf
- 基于DSP的无线感应电源发射频率控制器地研究.pdf
- PZT压电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地研究.pdf
-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探究.pdf
- 采用Calcein-Am与流式细胞术评价白血病细胞膜P-gp泵功能及其意义.pdf
- 焦作市广播电视塔监测探究.pdf
- 高线加热炉控制腐蚀与结垢研究.pdf
- 板坯连铸结晶器内保护渣模拟方法地研究.pdf
- 持续利用土地的榆树生物技术产业化探究.pdf
- 除草剂吡唑特除草效果的研究.pdf
- 华南燕山期花岗岩的物质来源初步的研究.pdf
- 几种过渡金属混配配合物的构型与量子化学研究.pdf
- (C-%2c16-H-%2c33-NH-%2c3-)-%2c2-(M%3dCu-%272%2b-%2cMn-%272%2b-%2cCd-%272%2b-)的差示扫描量热与红外光谱研究.pdf
- 计算解析谱方法用于探究非牛顿旋转流动.pdf
- 胶质瘤干祖细胞在恶性胶质瘤放射抗拒中作用初步研究.pdf
- 长白山天池火山流动地震观测的研究.pdf
- 钯基催化剂上耐硫催化甲醇合成反应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