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届高考复习指导写作范例:一叶落知天下秋?.docVIP

【人教版】2012届高考复习指导写作范例:一叶落知天下秋?.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2届高考复习指导写作范例:一叶落知天下秋?.doc

写作范例:一叶落知天下秋? 【作文题目】: 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因为多了这么一个问号,这句本来耳熟能详的唐诗一下子变了口味,那么这样的“?”到底是有意还是设题失误?如果是有意为之,就给我们考生另辟了一个思维的通道;如果是设题失误,也许命题人后来知道了拾人牙慧,也正好借坡下驴,顺水推舟,造成既成事实,生米让考生自己做熟饭去吧。 妙处就在这个问号之中,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呢? 作文题是要写出比喻义,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题目的含蓄,富有象征性,既有感性体验的意味,也有理性思辨的色彩,超越思想品格、伦理道德的范围,写出很强的文学性来。 “一叶”可以是很小的一个方面,“秋”就是大的方面,因此应该是局部与整体、点与面、小与大、有限与无限、瞬间和永恒等多重关系,这些关系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正像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假设的“一条线是由许多单元或点组成的”,高楼大厦是由一砖一瓦构建而成的。大是由小组成的,无数个瞬间和有限构成永恒和无限。这是一种“万物皆数”的观点,世界是由数构成的,在自然界,事物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这种看世界的方法产生得很早,追求人文者努力想超越它,但是其真理的光芒依然闪耀。由小见大,见微知著。“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事中”,由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从小事物看到大世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瞬间蕴涵着永恒,有限里看到无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一事一物觉宇宙之无穷,叹人生之短暂,这是儒道的思想。小就是大,一就是多,有限就是无限,瞬间就是永恒。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蚂蚁、蝼蛄、一花一草、砖头瓦片,都直接呈现大千世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中,去体验无限、永恒、空寂的宇宙本体。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这已经是禅的境界,禅者的当下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对生活阅历、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审美情感不同的考生来说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和题材内容,人人有话说,自由发挥的空间大。文学历史、生活琐事,社会现象,可以尽收笔底;伟大渺小、神圣卑微,亚历山大大帝铁蹄,古希腊文化、大汉盛唐,一阵秋风、一枝残荷、一本书,尘埃和宇宙,天地万物、世间万事、千秋万代,任何人、事与物都可以切题,都可以写。比如: 窗外的花谢了,易安居士伤感着“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后主踯躅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而李商隐则豪情澎湃,“落红岂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无数文人骚客的咏叹下,我们的世界霎时丰富了很多,在敏锐的观察中,我们认识的细节化成了一幅巨大的山水写意画,我们认识的有限空间联结成无限的天地。 (《感悟有限》) 梅子黄时的“一川烟雨”笼着如诗画的江南时。我却常常梦到冬日有着暖暖阳光的午后。老屋的后院,背倚着门的曾祖母拿了针线活微微笑着。所有的怀念都是缘于一双小小的绣花鞋,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泪水和欢笑。 …… 红绣鞋已成过去。曾祖母承担一切风霜的美丽永远在我心中。 (《红绣鞋白布里》) 站在离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的黄河轩辕台上,望(着)这一片沟壑与萧索,望着这与自己肤色一样的高原。所有的高亢的信天游都唱完时,留下的只有这一钩千年没有沉默过的孤月。 这里曾是古代商贾踩出的一串串脚印,这里曾是驼队驿站的歇脚地,几乎每一个出土的彩陶和一柄青铜剑都能讲述一个先秦文明的故事,如今都沉没了。 面对着异族武夫们的脚印,黄土(高原)汉子们携家[这]离开了这片养育了他们,也养育了我们民族的母亲(土地)。 (《文化苦旅》) 中国传统散文笔法,强调口子要小,一人一事,从小中感悟大道理,所以,《史记》中的本纪,魏晋的随笔,唐宋散文,几乎任何一篇好文章,都能切合“一叶落知天下秋”这个题意,即使明清小说中截一个片断也可以。 这么一个题目,几乎能够涵盖无穷,是因为它富有文学性,具有形象性和象征性,文学性大于思想性,是形而上的东西,它超越了具体的人、事、物和道理,又蕴涵在它们当中。考生大多不懂这类作文的“三昧”,如果他懂,又缺乏诚信,投机取巧,不管懂不懂题意,会不会写文章,考前宿构,考时默写,评卷者将非常为难。 【例文】: 一叶落知天下秋 梅子黄时的一川烟雨笼着如诗如画的江南时,我却常常梦到冬日有着暖暖阳光的午后,老屋的后院,背倚着门的曾祖母手里拿了针线微微笑着。所有的怀念都是缘于一双小小的绣花鞋,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泪水和欢笑。 我所知道的绣花鞋,我所想像的绣花鞋,应该是有着鲜艳的红色缎面,折射出令人陶醉的酒红色的光芒,它应该有金色丝线织就的凤凰牡丹并蒂莲开,它应该在三寸金莲之上,微微地挪开步子,应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