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君子固穷隐田园 豪华落尽见真淳——从《饮酒》《归园田居》论陶渊明的德操与诗风.doc
君子固穷隐田园?豪华落尽见真淳--从《饮酒》《归园田居》论陶渊明的德操与诗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结庐在人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365-427),又名元亮,世号靖节。我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之一,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所以梁钟嵘说: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这一句话,颇有见地地表明了陶渊明的人和诗。朱自清也曾说过: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他们的诗集,版本最多,注家也不少。由此可见,陶诗在我国诗史上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关于陶渊明的人品操守,似乎无人异议,但对其诗风格,却有颇大争执。下面,笔者结合陶渊明生平,从上列《饮酒·结庐在人境》和《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二诗,谈谈陶渊明的德操与诗风及其关系。 一、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他理想的梦幻注定会如现实的泡沫湮灭无声。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芝麻小官,不仅济世的宏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 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予其深刻影响的老庄思想和隐逸的社会风习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可见,道之不传的理想幻灭使他转向躬耕自给自劳自娱以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令,就在他上任八十余日之时,逢郡都邮来巡,属僚告之应束带进见,他长叹到:我不能为五斗折腰向乡里不儿。并即日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了归田之路,也给后人留下了其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 二、《饮酒》、《归园田居》的解读 西方新批语学在解读诗歌时采纳注重文字本身在作品中的作用的细读方式,他们认为,文字是组成篇什的根基,而文字表现出的形象、肌理、色调、语法等,自然是评说一首诗歌的重要依据,因为诗歌的错综意义便是在文字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产生,也就是说,作为基本要素的文字--它的选用、取舍,无不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意趣--始终在为着一个统一的结构做贡献。这种解读方式对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效果颇佳。下面,笔者就用这种细读的方式对两首陶诗加诸简评。 (一)《饮酒》 1、结庐:建造房屋;人境:人们聚集的地方;车马喧:车马的喧闹,以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指代人世间的各种纷繁杂尘;何能尔:如何能够这样,尔,代前句;心远:心灵远离尘俗,此为全篇之骨;地自偏:觉居处僻静。这句将诗人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耕隐之士音笑影像和高雅情志跃然纸上。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诗句涵蕴着深刻的哲思睿索。 2、菊:风骨凌霜傲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悠然:诗人优雅闲逸的田园生活观照;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情态;而且描摹出一幅自然图境,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难怪明人谢榛有云:一切景物皆情语。 3、此中: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这是全篇之髓;忘言:无法、无须用语言表现。这二句对前所钟爱之田园生活作出总结,暗含举世皆浊唯我独醒之意,惟其如此,又何必辨言呢?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 (二)《归园田居》 1、种豆:代劳作之事;南山下;点劳作之地;草盛:杂草丛生;豆苗稀:草、苗对举,形不善经营之状,更显乐此不疲之心。 2、晨兴:早起;理荒秽:整刈野草;带月:披着月光;荷锄归:扛着锄头回家。这一句中,晨、月对举,表明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一天劳作的大况。尤其后一句,更是写出了一种漫步田塍、心满意得的情状。 3、道狭:道路狭窄;草木长:草木牵衣,归途难行;夕露:晚间露水;沾我衣:沾湿衣服。从这一句,田园的荒芜、环境的幽清和夜气的湿寒无不历历在目。 4、不足惜:不值得为沾衣懊恼;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背自己隐耕的心念。夕露沾衣,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