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迎撕天文研究的新世纪
谭有恒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研究天体的高能活动(即粒子天体物理)和宇宙线起源
为目标的T天文得到了长足发展;期待中的以GLAST上天为标志的下一个阶跃也即将
在3—4年内出现。本文扼要评介了高能y的探测手段,T天文近十年来的成就和问题,
GLAsT及其将会带来的巨变及ARGO的使命,并就为迎接这一Y天文新时代的到来和
共创Y天文的新繁荣,提出了利用后发优势,在羊八井或高美古高起点地建造下一代巨
型大气契仑可夫成像望远镜阵列的建议。
1.引言
充斥宇宙的宇宙射线由各种裸原子核及电子、中微子和Y射线等组成.其能谱自MeV
延续到10”eV,它们不可能源自天体的高温,而是宇宙中某些区域的非热高能过程的产
物。这些宇宙高能物理“实验室”究竟在哪里?那里有怎样的物理环境和高能活动,在
怎样产生和加速高能粒子?要找到开启这些宇宙线起源和粒子天体物理知识之门的钥
匙,必须首先找到这些宇宙线产生源并对之进行长期持续的监测研究。由于宇宙线粒子
的主要成份都带有电荷,它们在具有微弱磁场的星系际和星际空间的漫长旅途中受到偏
转,只有它们中的中性长寿命粒子,如中微子和Y射线,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方向。可以
引领人们找到其产生源的所在。这就是中微子天文和Y天文得以发展的原因。
中微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截面很小,可以穿透地球,也因此难于探测。需要上万吨
的水或冰作探测器介质。这样规模的深地下和深海洋实验其成本是很高的。y-ray易于
与物质相互作用从而便于探测,但也因此带来了两个问题:①河外远方来I}臼y-rays,能
量高至10”eV和lO”eV的,将分别遭致宇宙性微波背景光子和星系际红外背景光子的
严重衰减乃至完全吸收。为了测到来自宇宙深处的y-rays,必须降低探测阈能和提高探
测器的灵敏度。②要直接探测原初rrays,必须利用卫星、飞船等空间运载工具将探测
器带离大气层,以避免大气对T的吸收.这就严历地限制了探测器的重量和尺度,从而
使之只能在传统的高能(}IE)区展开工作{相反,在地面上对Y-ray的观测则只能是间
接的通过?-ray在大气层中引发的广延大气簇射(F_AS)来实现。由于F_AS在大气中有
其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依赖于观测站的海拔高度,只可能对某个能量以上的y-rays
进行观测。一般说,地面F_AS阵列工作于超高能(UHE),地面大气契仑可夫光望远镜工
作于甚高能(VHE)区,从而在空间实验和地面实验之间留下了一段空白。近年来,在
空间和地面双向的努力下,这个空白区已被缩小到lOGeV--subTeV之间,而且将被几个
缩,并将在2006年NASA的GLAST上天后得到完全的覆盖。
1991年EGRET的上天导致了。270个高能Y源的发现,给人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In
Y—ray天空,也留下了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地面实验也找到近i0个甚高能y源,
但它们多是源自甚高能电子的逆康普顿散射,至今尚未找到源自强子核作用的Y源即普
遍意义的宇宙线源的明确证据。卫星实验已观测到2000多个低能宇宙Y暴(GRB),EGRET
只找到5个高能Y暴,而地面实验至今仍为负结果。下一代空间T—ray探测器,灵敏面
积较EGRET近七倍更大、灵敏度15倍的更好的GLAST的即将上天将成为Y天文界的一椿
历史性大事。预期它将能发现的一3000个河外T源和每年可找到一100个GRB的能力,必
将带动Y天文的新飞跃,开始Y天文的一个新时代。国际上所有有实力的实验组和有远见
的科学家都在翘首以待并积极准备迎接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Y天文的新世纪里.
有什么物理和发现在等待我们?地面实验应当抓什么?中国团队应当有什么作为?将
是本文关注的话题。
2.y-ray的探测
2.i空间实验直接测量
由于避开了大气层的吸收,在空间可以对y-ray进行直接测量。可以通过对其在靶
物质中产生的电子对及其在量能器中发展成电磁簇射的能量沉积.来确认它并测定其到
达方向和能量。为此须使用径迹探测器(如火花室)或可描迹其径迹的任何多单元探测
器组合(如硅条、闪烁光纤等组成的Tracker)与由多层吸收体与测量游离的探测器(盘珏
BGO,CsI晶体等)交替叠成的量能器。
空间实验的最大优势是直接,而且不难区分y于背景和实现全天扫描。然而其弱点
也是明显的:运载工具对其尺寸和重量的限制,使其最佳观测能区被局限在GeV之下,
即使下一代重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