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简《 李颂》 与《 楚辞· 橘颂》 比较研究.pdfVIP

上博简《 李颂》 与《 楚辞· 橘颂》 比较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卷 第3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13年 9月 Vo1.3 No.3 JournalofHandanCollege Sept.2013 上博简 《李颂》与 《楚辞 ·橘颂》比较研究 万德 良,陈民镇 烟台大学 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摘 要:上博简 《李颂》与 楚《辞 ·橘颂》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都存在相近之处。在用韵方面,两篇的思想存在 诸多共性,都强调了作者对崇高道德理想的追求。《李颂》的面世在某种层面上能说明 《橘颂》创作的早期性,也能进 一 步佐证 橘《颂》并非后人的附会之作。 关键词:上博简;楚辞;李颂;橘颂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30 2013 03.0063.05 收稿 日期:2013.04.05 作者简介:万德 良 1987.__ ,男,山东寿光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学术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 生;陈民镇 1988一 ,男,浙江苍南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学术研究所专门史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上博简第八册刊布了四篇楚辞体文献,其中有 《李 身上,通过歌咏梧桐或橘树的特殊品质,来表达 自己 颂》一篇,整理者曹锦炎先生指出:“简文有些诗句可 的理想与情怀。 与今本 《楚辞》相对照,为深入研究 《楚辞》作品提供 《李颂》与 橘《颂》的篇幅相仿。《李颂》如果除 参考意见。如简文 深‘利终逗,夸其不贰兮’句,与 《楚 掉篇末有争议的 “是故圣人速 ? 此和物,以理人 辞 ·九章 ·橘颂》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旬,可以互 情,人因其情则乐其事,远其情……是故圣人速 相发明。 乱‘木层枝’亦可与 橘《颂》 曾‘枝剡棘’互 此”两句,共计 16句,而 《橘颂》则是 18句。如果 注。……本篇的发表,对深入研究 《楚辞》各篇的作者 《李颂》加上存在争议的两句,则恰好也是 18句。如 和创作年代,无疑也有一定的帮助。’’1【]2之。曹先生很 果排除争议句,《李颂》共计 143字,橘《颂》则是 152 恰当地指出了 李《颂》与 《楚辞 ·九章 ·橘颂》的关系, 字。二者是篇幅接近的精短小赋。 不过 《李颂》与 《橘颂》的密切联系不止于此,以下试 从整体结构上看,《李颂》和 橘《颂》都是先状物, 作讨论。本文所引释文参考了曹锦炎 见马承源主编 《上 再托物言志。具体来说, 《李颂》先是描述梧桐的整体 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八 》 l【】、陈民镇[2】等先生的 形象,强调其有别于其他树木的特殊之处,如 “断外 意见,以下不一一注明。 疏中”、耐寒、“亢其不贰”等,并借凤鸟、榛棘、君 子、众鸟等加以烘托;作为 “木异类”,最终归结到梧 一 、 概说 桐 “守物强干,木一心兮。违与它木,非与从风兮” 《李颂》整理者指出, 《李颂》“内容是以李树为 的独异品格。橘《颂》则细致描绘橘树的枝、叶、果等 歌颂对象”,[] 经过学者们的讨论,已经究明 《李颂》 部位,强调橘树的 “内美 ”,即橘树 “深固难徙”、“独 的歌咏对象实际上是梧桐,而不是李树,称其为 “李 立不迁”的品质,并赞颂其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颂”是名不副实的。为便讨论,本文暂且依从整理者 点明作者的理想高标。无论是 《李颂》和 《橘颂》,作 的拟题。无论如何, 《李颂》与 橘《颂》一样都是咏物 者都借歌咏对象的独特品格来表达 自己的坚贞志向。 小赋是可以肯定的。整理者将该篇拟题为 “李颂”,显 从句式上看, 《李颂》与 橘《颂》均以四言句为主 然也是考虑到了其与 橘《颂》的相似。无论是 《李颂》 体,在此基础上增益衬字——连接词以及语气词 “兮”。 还是 橘《颂》,作者都将 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寄托在树木 过去不少学者指出 《橘颂》类似 《诗经》的体式, 《李 63 颂》亦是如此。相比于其他楚辞体文献,《李颂》和 橘《 丰华重光,民之所好 幽部 兮。 颂》的句式是比较特殊的,很可能是早期楚辞的表现。 守物强干,木一心 侵部 兮。 具体来说,“亟植速 ? 成,厚 ? 其不还兮”、 违与它木,非与从风 侵部 兮。 “深利开豆,亢其不贰兮”等句结构与 橘《颂》中 “深 是故圣人速 ? 此和物,以理人情,人因 固难徙,廓其无求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绿 其情则乐其事,远其情。 叶素荣,纷其可喜兮”的用例相似。其中,并列连词 是故圣人速 ? 此。 “其”主要用于谓语与谓语之间,相当于 “而”。 可见, 《李颂》除了文末争议句不入韵,其他基本 《李颂》与 《橘颂》的修辞也存在共性,尤其是 为两句一韵,分别是:之部 阴 一铎部 入 一元 二者都大量使用拟人的手法,最值得我们注意。汤炳 部 阳 一脂真通韵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