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范仲淹“忧乐观”与清廉品德.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范仲淹“忧乐观与清廉品德 杭州市历史学会 葛许国 匝内容提要卫 北宋时代伟大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忧乐观”,为世人传颂。“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人生的座右铭,也是他清廉品德必然反映。范仲 淹的千古名言,充分显示了他为官处世的崇高品德,同时又展现了执政作文的无穷才华。 范仲淹在成为朝廷重臣、边关儒将,州府高官时,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为 官一世,家无余财,只求温饱,连像样的住宅都没有。 范仲淹的“忧乐观”与清贫廉洁的高贵品德密切关联,成为他实现自己的人生座标的真 实写照。本文试图从范仲淹为官执政中保持清贫、坚守廉洁,与天下百姓“同呼吸共命运”, 努力为民众排忧解难的生活历程中,探索其“忧乐观”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其产生的必然规律。 匝关键词国 忧乐观先忧后乐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排忧解难清廉品德 一、范仲淹的虬陇乐观 范仲淹,字希文 989~1052 ,浙江省苏州市吴县人,有《范文正公集》传世。范仲淹 在北宋真宗祥符八年 1015 考中进士,便步入仕途做官。范仲淹在仕途刚开始的十多年里, 均担任地方小官,他监管过盐税,主持过海堤工程建设等;在为官的每一任岗位上,因为胸 怀“忧乐观”的大志,总是克己奉公,诚恳踏实地干出政绩。范仲淹在执政中,因为时刻把 天下百姓的安危与忧乐放在心上,所以他坚决不搞“面子工程”,反对“形象工程”,而是廉 洁奉公地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从而深受百姓的爱戴和颂扬。很难设想,如果地方官员生 活奢侈、追求享乐、腐化堕落,那么人们能够指望他为天下百姓排忧解难么 范仲淹被调任朝廷命官,曾经担任右司谏,天章阁待制等官职。“位卑未敢忘忧国”,他 始终以天下百姓的忧乐为执政宗旨,以天下百姓的利益为办事原则。他坚定地认为“私罪不 可有,公罪不可无”、“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因此,范仲淹仗义执言,秉公行政,清正廉洁。 范仲淹在朝廷官位升至“参知政事” 相当于副宰相 ,他大力推行“庆历新政”,以求革新除 弊,结果遭到朝廷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从而屡遭挫折。他三次入朝廷当京官,却三次因为 以天下百姓利益为重,而得罪朝廷被贬下放。 二、范仲淹“经略边陲的历史功绩 范仲淹曾经出任陕西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主要职责是守护边关,抵御西夏入侵。范仲 淹艰苦守卫边防三年,切实保障了西北边陲的平安,政绩卓有建树。茫茫的西北戈壁滩上流 传的民歌唱道:“军中有一范 仲淹 ,西贼闻之惊破胆。军中有一韩 琦 ,西贼闻之心骨 寒。……”如果说范仲淹“胸中自有数万甲兵”,有破敌制胜的雄才大略;不如说范仲淹胸怀 大志的“忧乐观”,他处处为百姓着想,同时能依靠百姓助力,并全心全意地为百姓消除边患, 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这是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范仲淹守边执政时期,写作了许多边塞诗词, 94 从情真意切的《渔家傲》词中,范仲淹深沉地抒写了边疆百姓的苦难穷困的生活,其满腔同 情体恤之意溢满词句。这是他发自内心之忧乐观的充分反映。《渔家傲》词日:“塞下秋来风 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身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为情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范仲淹“知杭州”的突出政绩 北宋皇祜元年 1049 ,杭州秀美的山水,有幸迎来了年届花甲的范仲淹知杭州。当时 杭州地区多灾害,虽然历朝历代地方官员和有识之士,多次建设水利工程治理,但洪灾和旱 灾还是逐年交替频发。范仲淹上任杭卅IJ;H7、|、|,正发生严重的旱灾,造成粮食歉收,于是发展 成粮荒。杭州米市价格昂贵,众多百姓难以维持生计。范仲淹心里十分焦虑,根据他的从政 经验判断,奏请朝廷救济可能不行,而且“远水难解近渴”。怎么办呢?范仲淹终于心生一计, 下令将杭』、I1米市价格再提高一半 即180钱一斗米 。同时派人四处张榜公布:上涨米价,并 迅速向周边及外地传播“杭州米贵”的消息。结果杭州周边和外地米贩认为有利可图,就赶 紧日夜向杭州贩运大米。几天后,杭』、I1米市货源充沛,竞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于是杭州米 价从高位迅速下滑,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杭州旱灾的粮荒。 范仲淹在千年之前,就巧妙地利用市场经济规律,从供求关系入手,为杭州众多百姓排 忧解难,从而在杭州市井民间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范仲淹的从政智慧和丰富经验,在杭州创建了许多突出的优秀政绩,即使在今天,也有 重要的借鉴意义。范仲淹就任杭州知州,是遇到灾荒的危难时期受命,他屡出奇招,发展经 济、促进消费,激活了各行各业经济复苏的积极性。范仲淹下令趁荒年建筑材料低廉,大兴 土木,修建官府粮仓、库房、官员住宅。每天雇佣千名劳工,“以工代赈”。范仲淹还动员宗 教寺庙修缮殿宇,鼓动百姓搞竞渡、宴游、灯会、庙会等娱乐活动来刺激经济发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