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范仲淹词史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诸葛忆兵 臣内容摘要羽 范仲淹留存至今的词作有5首,在词史上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词为 “艳科”,在初始阶段受到儒家文学创作观念的压制,创作十分萧条。到了晚唐五代,道德评
价体系崩溃,社会享乐成风,歌词创作走向繁荣,出现“花间”、“南唐”两大流派。入宋以
后,道德评价体系重建,歌词创作尽量避开艳情,词坛再度萧条。真宗后期,适宜歌词创作
的北宋享乐之风已经形成,范仲淹歌词创作就以这样的社会、文学风气转移为背景。范仲淹 《渔家傲》咏边塞、《剔银灯 咏史、《定风波》咏景,题材宽泛,与艳情无关,与北宋前期
词坛的创作风气合拍,表现了从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坛衰变的一个过程。然而,其《苏幕
遮》借乡思写恋情,已经表现出向艳情题材的转移。《御街行》更是直接写男女恋情相思,题
材上已经回到“花间”的传统上来,预示着宋词创作繁荣期的来到。范仲淹以道德领袖人物
从事艳词创作,悄悄地改变着时人的文学创作观念,范仲淹是词史上一位承前启后过渡性的
重要作家。 匝关键词习 范仲淹艳情过渡 范仲淹留存到今天的词作共5首1,首首脍炙人口,读者已有定评。尤其是对其中的《渔
家傲》、《苏幕遮》、《御街行》三首,更是点评、赏析之作层出不穷。然而,前人往往是比较
孤立地品评范仲淹词作,没有将范仲淹词放到歌词发展背景中去认识,没有比较确切地勾勒
出范仲淹词在词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一、唐宋词演变轨迹和范仲淹词作数量 范仲淹留存至今的词作仅仅只有5首,数量上肯定是非常少的。与宋以前“花问”、“南
唐”众多词人的创作比较,与宋词繁荣以后诸多词人的创作比较,或者与范仲淹创作的诗文 比较,范仲淹词作数量实在太少了。如果进一步追究这样两个问题:其一,与前后词作家比
较,范仲淹词作的数量为什么这么少?其二,置于北宋前期歌词创作环境中,范仲淹词作的
数量是多还是少?问题变得饶有趣味。回答上述两个问题,能够从一个角度比较清晰地勾勒 出歌词发展史,以及范仲淹词在词史上的重要位置。 词,在文学史上又被称之为“艳词”。张炎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 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 《词源》卷下 隋唐之际,人们在歌舞酒宴娱乐之时,厌
倦了旧的音乐,对新传入中原的各种新鲜活泼的外来音乐发生浓厚兴趣,于是纷纷带着一种
娱情、享乐的心理期待转向这些新的音乐,听“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曼声细唱,莺娇
燕柔。那么,在这样灯红酒绿、歌舞寻欢的娱乐场所,让歌妓舞女们演唱一些什么样内容的
歌曲呢?是否可以让这些歌儿舞女板着面孔唱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或者让她们
扯开喉咙唱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切显然都是与眼前寻欢作乐的歌 1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范仲淹全集》录词6首。其《忆王孙》一阕,《全宋词》考订为李重元词。
舞场面不谐调的,是大煞风景的。于是,歌唱一些男女相恋相思的“艳词”,歌妓们装做出娇
媚慵懒的情态,那是最吻合眼前情景的。“艳词”的内容取向是由其流传的场所和所发挥的娱
乐功能决定的。宋人总结说:“唐宋以来词人多矣,其词主乎淫,谓不淫非词也。” 方莘《方
壶诗余自序》 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对待文学刨作却有另一番态度。“《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日:思无邪。” 《论语·为政》 《诗经》中爱情诗在儒家的阐释中,都有了另外一副面目。如 《关雎》篇,儒家学者解释说“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
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做是诗。”《汉广》篇,他们又别出心裁地解释说:“文王之
化,自近而远,先及于江汉之间,而有以变其淫乱之俗。故其出游之女,人望而见之,而知
其端庄静一,非复前日之可求矣。”对一些实在无法解说的爱情诗,儒家学者便直接加以拒斥。
如斥《静女》篇为“淫奔期会之诗”,《将仲子》篇为“淫奔者之辞”,《溱洧》篇为“淫奔者 自叙之辞”等等 以上所引,均见朱熹《诗集传》 。无法自圆其说的还是要牵强附会,或者
是干脆地呵斥,儒家学派在这里传达出一种非常清晰的信息:不许谈论性爱!在文学创作中
不许涉及男女情欲!所以,《诗经》以后,唐宋词出现之前,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男女情爱诗
篇屈指可数。 换言之,歌词创作的主流倾向与儒家文学思想尖锐对立。受到儒家文学思想的绝对压制,
唐代多数时间内歌词创作异常萧条。大量艳词的创作,文人肆无忌惮地在歌词中言说自己的
性爱体验,不仅仅是题材方面的重大突破,也冲击着人们以往的道德价值观念,这需要寻找
合适的时机与社会环境。简单地说,只有在一个社会享乐成风、道德价值体系相对崩溃的时
代,歌词才能找到适宜的土壤,迅速滋生、蕃衍。晚唐五代,正是燕乐成熟之后的第一个道
德观念崩溃、享乐成风的乱世,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