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二章备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政区空白图 中国地形 中国地形空白图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 我国7月平均气温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冬季风 夏季风 * * * * 八年级上册 第一、二章主要课标要求及教学策略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教学策略 1. 位置优越 ?可运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地图或教材的示意图,要求学生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即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通过3页教材中安排的三个活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①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②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③ 最后概括总结 2. 国土辽阔 ?读图1.4,说出我国领土的四至,并查阅我国陆上邻国、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可指导学生通过面积的比较,了解我国国土的辽阔; ?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按5~6页教材安排的四个活动,组织学生展开活动,进一步认识我国疆域的辽阔。 ?可让学生讨论:位置的优越与国土辽阔的关系 3.34个省级行政区 ?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使学生了解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为了实现民族自治,但这些地区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部分;使学生了解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意义; ?通过8页教材有顺序的四个活动,使学生熟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可做画图、拼图游戏活动。 地名和地图紧密结合,从开始就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培养对中国政区图的敏感性,使学生对34个省级行政区的把握始终与对政区图的认识联系在一起。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课标要求: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知道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二、教学策略 1.众多的人口 ?重点是说出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所获得的人口总数; ?教师可适当补充有关数据(例如每年新增人口数与一些国家人口总数的比较)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 ? 70年代前,年平均增长人口约1500万,而近年来已下降至1200万(结合读图),使学生认识我国人口增长正在趋缓; ?在学生说出我国人口国策的基础上,结合活动,明确人口过多的负面影响,以使学生了解这项国策的意义。 2.人口东多西少 ? 课文第一段将我国人口密度与世界作了对比,可引导学生对此作一分析,进一步认识我国人口众多的特点; ? 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可指导学生比较黑河-腾冲一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 ?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安排的活动开展: 活动1 根据读图: 面积 人口 人口密度 江苏 10万 7300万 730人/平方千米 山东 18万 9000万 500人/平方千米 新疆  160万 2000万 13人/平方千米 西藏 110万 200万 2人/平方千米 活动2 引发学生讨论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课标要求: ★运用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二、教学策略 1.56个民族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民族构成特点。 ?通过上网查询或影视文化,了解我国一些民族习俗和文化传统,如藏族的集体舞、傣族的泼水节、朝鲜族的长鼓舞、苗族等的干栏式木楼、蒙古族的摔跤。 ? 开放性—从衣食住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 ?活动1目的在于比较中、日、美三国民族构成的不同,中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日本是单一的民族(大和民族);美国是外来移民的大汇聚。 2. 民族的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1.17了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和边疆地区;其中,云南、新疆等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较多; ? 指导学生按20页课文的活动展开讨论: 应该说,各省区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大杂居); 有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最主要的有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广西、吉林等(小聚居)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一、课标要求: ★运用中国地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策略 1.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 读图是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关键,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读图技能良好方式;因此这一部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指导学生读图上(读地形剖面图、地形海拔示意图、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 通过组织学生按教材的提示开展活动。首先指导学生填绘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这样的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交通运输等的影响。 2. 地形复杂多样 ? 在这里,要尽可能地利用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地形的感知; ?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