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社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续写“成功、精彩、难忘”的新篇章 ——写在中国上海世博会闭幕之后 任仲平 (一)黄浦江两岸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刚刚写下人类文明史上一段难忘记忆。 从未有如此众多的国家同时携手展示独特的文化与和平发展理念,从未有如此众多的人群携手同赴一场人类文明盛会。上海世博会,一部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书写的百科全书,在被全球7300多万“读者”细细翻阅了184天之后,合上了最后一页。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感叹:“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的标准如此之高,此后我们甚至要用几十年去达到它。” 东道主中国,没有愧对8年前蒙特卡洛的选择。短短184天,上海世博所创造的一切,将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共同财富。 (二)在手指轻点就能遍览五湖四海的信息时代,一个曾被悲观地认为过时的展示方式——世界博览会,在中国焕发活力。7300多万人次的观众走进园区,上海世博会实现了超出人们预期的“成功、精彩、难忘”。 “5月份以来,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谈论着一件非常卓越的历史盛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描述,让我们回顾上海世博会的独特魅力。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众多发展中国家亮相世博,人类文明交流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在全球人口已有一半走进城市的今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激发着人们联手应对城市化挑战的勇气与信心。 这是有史以来人类低碳文明的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当全球共同面临发展转型的挑战与机遇,上海世博会高扬的低碳理念具有发人深思的引领作用。 这是有史以来参与程度最广、文化呈现最为多元的一次世博会。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1.5亿多人次进园参观或网上观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所未有地聚集在世博会的旗帜下。 当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奔向希腊的雅典娜,当丹麦小美人鱼倾听非洲的木鼓,当中国紫禁城的青花瓷与德国德累斯顿的玛瑙杯在城市足迹馆彼此打量……上海世博会书写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交流互鉴的新篇章,书写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沟通心灵、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在世博搭建的平台上,世界展开对未来更深层的思考。追求进步、崇尚创新、开放共荣、倡导和谐,从世博开启的新高度,中国寻找科学发展的新机遇。 (三)上海成为世博会转型的一个支点,它让人们重新审思世博会的价值。 从最初伦敦世博会的技术崇拜,到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人文关怀;从上世纪70年代波斯坎世博会对自然的关注,直至本世纪初汉诺威世博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首次提出,世博会在159年历史进程中,不断寻求新的坐标和定位。 上海世博会关于城市的提问,继续丰富着人类的发展理念。它的成功,证明了世博会能够提供一个场所——将各国民众与全球机构凝聚到一起,为人类共同应对挑战做出积极贡献;它的成功,意味着世博会完成了从新世纪开始的转型——担当人类发展理念的引导者,共筑美好的精神家园;它的成功,标志着世博会开始了信息时代的精彩转身——借助网络,打破时空界限,为文化、价值理念的传播提供了更大可能。 世博的转型,对应着文明的历程,映照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对于未来的不断探索。 (四)人类从来不曾停止对城市生活的美好想象。 两千多年前,东方的孔夫子奔走于都城之间,追求天下为公、和谐仁爱的“大同社会”;而古希腊的柏拉图也在雅典构想着一个“幸福之城”……人类从漫游到定居,从小的聚落到形成城市,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始终是全世界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市民的由衷期盼。 “我们走出阴暗的黑夜,跨出油灯摇曳的茅草房,坐上破旧不堪的火车,奔向梦幻中灯光闪烁的大都市。”这首镌刻在上海世博会波兰馆墙上的小诗,让观众怦然心动。在全球城市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大批民众不断从乡村奔向城市、追求美好人生——这是人类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独特机遇和挑战。 然而,人们奔向都市,迎来的并非都是美梦。当我们星球50%以上的人定居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城市贫困、文化冲突,正在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上海世博会集中了世界各国针对城市病开出的各种“药方”。印度的乡村网络计划,中国深圳敢试敢闯的“梦想实践场”,瑞典工业城市马尔默的成功转型,巴西阿雷格里港让贫困儿童通过免费教育拥有梦想……这些不懈的努力,让我们取长补短,充满希望。 危机,有时是机遇的代名词。面临共同挑战,人类往往表现得空前团结。在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发布的《上海宣言》,开创了由联合国、国际展览局和世博会组委会三方共同起草宣言的先河——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承诺,“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与奋斗”。 “你们带来的是一个国家的自豪,带回去的是整个世界的精彩”。总结上海世博会宝贵的思想成果,世界矢志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