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题讲座
再论医生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
郎景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旧桃新符,感慨良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社会进步,技术发达l体制改革,学科建设……。可是我还
是想谈医学人文,缘由有二:复习一下本杂志历年的元月开篇,2006年笔者发表了“加强人文修养。建立和谐
医疗”的评述,多有未尽之意。新近又阅读了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医学人文专刊,激发了不少感悟。拟写点文
字奉献给同道。
一、深刻领悟奥斯勒的箴言
早在上一个世纪初。卓越的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WilliamOsier)就非常尖锐的、切中要害地指出:医
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时至今日,可以说
这三条“软肋”,愈加孱弱并困惑着现代医学及医疗的发展与改革。
历史的洞察是指对医学发展历史的考察和思索。从远古时代人类善良情感表达和帮助到文明社会的公民责
任,医学发展的科学技术属性和社会人文影响,医学及医疗认知的偏颇和代价,以及生老病死的科学性、生物
学性及宗教性、神秘性等等,都值得我们进行历史的回顾和反思,深刻理解医学的真谛和影响发展的元素。
科学与人文的双重性是医学的重要与本质的特点,医学不是纯科学,它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
的结合,是边缘科学或综合科学。关键之点是医疗诊断与处理都是在活的机体上完成的,不可须臾忽略的是医
疗对象或患者(病家)是有思想、感情、意愿和要求的人!如果将科(医)学与人文分离开来,医学之矢则成
为乱射之箭,迷失了方向。
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亦非并行不悖。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罹祸于黎民,所谓科学是天使也是魔
鬼,看你为何利用与如何利用。而作为医疗技术,无论是有创(伤)性或无创(伤)性,均应是符合人道主义
的,或伦理学的,而两者的疏离,则无论是有创的或无创的,都殊途同归于伤害,身体的或者精神的。
因此,当我们在重温先哲和大师们的箴言时,那种“阅读的恐惧”和“深切的忏悔”油然而生,比较与鉴
别显然是必要的。
二、正确认识和应用临床新技术
临床医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医疗技术,包括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的快速发展,一方
面是医疗活动的社会与人文属性的复杂变化。面对新的科学与技术,我们要正确、有效地应用,使之满足病患
需求,适应社会现状,促进医学发展。提高防治水平。我们又要适应新的医学模式,顺应医疗体制,改善医患
关系,建立和谐的医疗环境。
在现今的医疗发展中,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等的应用具有突破性作用,此外还有电子、光学、仪
器和工艺等的重要推动力。这无疑增强了医生认识(诊断)疾病和处理(治疗)疾病的本领和能力,但要力戒
“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至少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并形成正确对策:①实验检查是为了寻求证据,但
证据还不是决策。决策必须考量和平衡证据、资源和价值取向三方面因素,依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决策,
f3
201
0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年会
并涉及社会、经济、伦理等社会人文因素。②掌握新技术要避免不适宜的使用及滥用。③避免非医疗因素的驱
动造成的技术扭曲。
三十多年前,林巧稚大夫访美归来。睿智地指出,西方的医疗仪器与技术的发展固然令人吃惊,但它会成
为医生和病人的隔离也尤为令人担忧。于是,她告诫我们“要永远走到病人床前去,做面对面的工作。单纯地
或仅仅依赖检验报告作医生是危险的!”
三十年以后的今天,完全在现代科学技术培养的青年学者也一样明智地感悟: “无论病情复杂还是简单,
完整的病史和详尽的查体都是正确诊断的第一步,是构建诊断大厦的基石”。(吴东:物理诊断不该被忽视
3)。
《健康报》2009.7.I
可见,时间不仅仅可以;中淡事物的光彩,同样可以磨砺出真知灼见。医生终究要回到病人床边去,只有在
病床边才能重新发现尊敬,无论是病人(我是你的病人),还是医生(我是你的医生)。我们还应该说,不论
何时何地, “离床医生”不是好医生。
三、从医学的本质上修炼职业的洞察、职业的智慧和职业的精神
还是威廉奥斯勒说的好: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