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重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什么是柱式?说明三种古典柱式的结构与装饰特征,以及基本的象征意义。 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中由圆柱与柱上楣组成的完整结构。圆柱分为柱头、柱身、柱础;柱上楣分为上楣、中楣、下楣。希腊人创造的三种古典柱式有三种: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多立克柱式浑厚而庄重,圆柱没有柱础,直接立于主机平台上;柱身开有20道垂直凹槽,凹槽之间的交接处十分锐利;柱头十分简单,由四分之一圆凸线脚和其上的方形柱顶板组成;在圆凸线脚下有三圈束带线脚,构成了柱颈。 爱奥尼亚柱式产生于爱琴海东部地区,其装饰风格受到西亚地区装饰风格的影响。圆柱高度为底径的9倍,其中柱身为8倍,柱头、柱础各为0.5倍。修长的柱身带有垂直凹槽,通常为24条,一般以束带线脚作水平划分。其最大特色是柱头两边向下弯卷的涡卷饰,正面两涡卷之间有一条卵-箭纹的装饰线脚。其柱上楣比多立克更简单随意,下楣由二三层相叠的挑口板构成,中楣是一条连续的平面,或以浮雕,或以由齿状纹等纹样来装饰。 科林斯柱式是一种华美的变体,它与爱奥尼亚柱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柱头,装饰着一排排优雅的莨苕叶,从莨苕叶中生长出弯曲的涡卷,其中两条向上支撑着柱顶板的角落,另两条向中心弯曲,在柱顶板中部与一朵花卉相连。 柱式具有拟人化的含义,雄伟敦重的多立克柱式是男性的象征,优雅美丽的爱奥尼亚柱式代表了女性美,科林斯柱式则代表了苗条的少女形象。 2、以圆形竞技场和罗马万神庙为例,说明罗马建筑的艺术特点和工程技术成就。 圆形竞技场 在圆形竞技场里面上,采取了将拱券与柱式相结合的单元作横向重复的手法,构成了建筑物巨大的立面,同时以柱式来划分楼层,从上倒下分别是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柱式,这种柱式节奏,破除了单调感,形成了微妙的节奏,成为文艺复兴及其后西方宫殿及公共建筑立面处理的基本方法。 罗马万神庙 是件里程碑式的作品,这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它是罗马拱券结构与希腊柱式的完美结合,其次它代表了罗马混凝土技术发展的最高成就,创造了最大的圆顶空间。 拱顶的建造要归功于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室内比例十分协调,因为圆顶的直径正好与地面到圆眼窗的高度相等。可分为三个层次:底层是一系列向里凹进的壁龛、拱门和小礼拜堂,有科林斯圆柱与壁柱划分,其叙事相间的节奏消除了圆形墙壁的承重感,中间一层是相交替的装饰镶板与假窗;第三层便是巨大的圆顶高高升起,穹隆上以藻井装饰,创造出一种虚幻玄妙的透视感。内部构造上采用圆柱体建筑与门廊结合的样式,这是罗马人的一种新的创造,后来,它成为了西方建筑的经典样式。 3、加洛林王朝古典文化的复兴在建筑上体现在哪些方面?该时期的巴西利卡式教堂有哪些重要发展? 西方文化经过古代晚期的低迷之后,至加洛林文艺复兴出现了转机,开始了综合化的进程。在查理曼大帝的倡导下,出现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古典文化的复兴,尽管规模不大。亚琛宫廷礼拜堂回归到早期基督教时期集中式建筑的传统,而巴西利卡式教堂也在早期教堂的基础上,在规模、形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奠定了罗马式大型教堂的基础。而奥托王朝的宗教建筑,则是在加洛林建筑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具有了早期罗马式建筑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罗马式时期东西方之间以及欧洲各地区之间建筑风格传播情况。 9世纪末10世纪初,意大利北部的本笃会修道院开始了罗马式最初的实验,被称作“初期罗马式”或“伦巴第式”。伦巴第教堂形制一般是三堂式巴西里卡,其独特之处是东端建有并列的三个半圆室。那时伦巴第建筑从结构到材料均较简陋,以粗面石块砌成,而初期罗马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教堂拱顶和装饰语言方面。在奥托建筑上,一般覆盖着木结构的天顶,而伦巴第建筑师们要在教堂上建造拱顶,使建筑更为坚固持久,并预防火灾。10世纪中叶左右,伦巴第式风格出现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在拱顶技术上不断进步,用横隔拱将室内划分为若干开间,增加了耳堂,十字交叉处的上方建起了圆顶,并出现了组合式墩柱,例:圣味增爵教堂。初期罗马式从伦巴第向北传到法国勃艮第地区,室内高高的中堂圆柱之上,建有横向排列的筒形拱顶,但耳堂在那时并无拱顶,是一种低矮的类型,如同奥托建筑。从11世纪开始,建堂东端部分出现了新的结构形式,即建起了环绕着后堂后面的回廊,同时从圆弧形的回廊向外放射出若干个礼拜堂。这一形式迅速传向法国北方地区,例:圣马丁教堂。 5、日本的神道教建筑具有哪些特点?先后发展出哪些主要的建筑风格? 平面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构架方式有抬梁式,穿斗式。屋顶一般为悬山式,覆以草顶,出檐深远。两端的山墙处,有一对方木向上挑起,形成交叉形状,地板从地面挑起一米高左右,有的还形成环绕建筑主体的一层平台,入口处设陡而窄的楼梯。建筑的本体除了入口外没有任何窗户或开口。木柱处设陡而窄的楼梯。建筑除入口外没有任何窗户或开口。木柱直接立于泥土之中,没有石柱础和柱头。风格是早期的

文档评论(0)

df829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