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 B 位和 位离子掺杂对钙钛矿锰氧化物的磁热效应研究 摘要:近年来,新发现和发展的磁热材料成为室温制冷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标志。 磁热效应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发现,而近几年才发现室温磁制冷技术有着极 大的应用前景,并得到快速的发展。钙钛矿锰氧化物内部存在着自旋、晶格、 轨道和电荷自由度之间的强烈耦合,从而产生了光、电、磁等一系列特性,同 时还存在着磁电阻效应、催化性能及磁热效应。钙钛矿锰氧化物除了化学稳定 性强、电阻率大、成本低、比重轻、无毒、易小型化等优点以外,在低磁场下 还具有较大磁熵变以及居里温度可控这两个最主要的优势令该类化合物受到了 广泛的关注。但是该类材料的磁熵变相对于其他金属类磁热材料依然较小,磁 热性能易受材料结构的改变而显著变化。因此本文通过对钙钛矿锰氧化物进行 A 位和B 位离子掺杂,研究不同离子掺杂对材料的结构、磁性及磁热效应有何 影响。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深入探索出在低磁场及室温下如何提高材料的磁熵变 的方法和机理,使该类化合物能够成为理想的室温磁制冷材料。本文主要研究 内容包括: (1)本文以Pr0.5Sr0.5MnO3 为基底材料,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A 位掺杂的 Pr Sr Ba, Ce, Bi MnO 0≤x≤0.1 系列样品。研究发现掺杂不同元素后结构 0.5 0.5-x x 3 发生改变,但是其相变类型并不改变,均为二级相变,这表明掺杂不同元素并 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基底材料的性质。随着Ba 和Bi 掺杂量的增大,居里温 Ce Ba Bi 度先增大后减小,而掺 的样品其居里温度则不断增大,这是由于 和 掺杂后晶胞参数改变,导致A 位平均离子半径和不匹配度受到影响,两者相互 作用导致了居里温度的先增后减。而掺杂Ce 离子后居里温度逐渐升高,达到 310 K Ce |?S | ,这处于室温工作区间范围,同时,由于掺杂 的样品最大磁熵变 M max 可达1.93 J kg-1 K-1 ,这是金属Gd 的50%,因此在室温磁制冷领域有着较好的实 际应用。 2 B Pr Sr Mn Fe, Co O 0≤x≤0.1 ()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 位掺杂的 0.5 0.5 1-x x 3 样品。通过XRD 、SEM 及能谱分析仪测试样品的表面形貌及结构特点,通过 VSM 表征样品的磁性及磁热性能。发现掺杂Fe 元素,样品的长程有序反铁磁 有序先逐渐消失,随着掺杂量的继续增大至x 0.06 时样品重新出现长程有序反 铁磁有序。这是由于随着掺杂量的增大,掺杂的Fe 元素并不参与Mn3+和Mn4+ 的跃迁作用,这导致电子宽带变窄并且电子间重合区域降低,这使得电子局域 I
万方数据 化增大。同时,长程库仑相互作用力得到增大后令长程的反铁磁电荷有序出现。 关键词:磁热效应;磁制冷;钙钛矿锰氧化物;居里温度 分类号:O482.54 II
万方数据 Investigation of Magnetocaloric Effect on A Site and B Site doping in Pervoskite Manganites Abstract :New and improved magnetocaloric materials are one of the cornerston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oom temperature magnetic refrigeration. Magnetocaloric effect has been researched since 1930’s, but has received enormous attention since the discovery of room temperature refrigerants. Perovskite manganite exhibits a series of optical,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due to its strong coupling between the intrinsic spin, lattice, orbital and charge degrees of freedom. Meanwhile, pervoskite manganite also appears excellent magnetoresistance, catalytic and megnetocaloric effects. The pervoskite manganites have be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