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甲乌鳢诺卡氏菌病的防治一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甲乌鳢诺卡氏菌病的防治一例.pdf

白甲乌鳢 (OpniocepnalusargusvarI~mnra)又名 白乌鱼,属鲈形 目、鳢科、鳢属,俗称 白乌棒。目前 仅分布于川渝一带,其食性凶猛,是一种非常珍稀的 优质鱼类;刺少,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具独特的药用价值,为食疗最佳补品,在川渝地区有 非常好的口碑。另外,白乌鳢体色 白,体态优美,具 三、病因分析及防治建议 一 定观赏价值,因此白乌鳢倍受市场欢迎。但近年来 由于 白乌鱼具鳃上辅助呼吸器官,耐低氧、易养 由于管理疏漏、养殖密度的增大等原因而导致白乌鱼 殖,从而养殖密度过高,池塘水质恶化,导致鱼体整 病害时常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体抵抗力下降。此时环境中的致病菌通过鱼体体表创 诺卡氏菌病是一种近年刚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发现 伤、鳃或消化道进入体内而繁殖,再加上管理疏漏, 的慢性疾病。致病菌诺卡氏菌是一类以腐生为主的革 从而导致不断蔓延。池塘养殖白乌鱼发病 的病程较 兰氏阳性丝状杆菌,土壤、水中均有广泛分布。因为 长,可能是由于水体中致病诺卡氏菌含量不高,进入 该病早期发现和诊断率比较低,没有一定专业知识情 鱼体后其生长和繁殖过程较长,因此发展到明显病症 况下较难被发现 ,所以经常会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 出现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在白乌鱼诺卡氏菌病的防治 济损失。 方面,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检测手段和防治药物,根 一 、 流行情况及病症 据本次病例治疗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笔者提出以 2014年4月在重庆荣昌奥贝马白乌鱼繁育基地养 下预防及治疗建议: 殖场的30万尾 白乌鱼中,有 12万尾左右发病,平均 预防:①提高苗种质量,定期做好池塘的消毒工 发病率高达40%,平均死亡率达 35%,病情严重的池 作 。②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养殖密度过高。③注 塘死亡率可达 50%。据了解,往年该病多从9月下旬 重 日常水质管理和维护,鱼病高发期勤换水,定期对 开始出现,持续时间不长,水温在 15℃以下即不发 养殖水源水质进行检测、消毒。④保证饵料质量并适 病 ,发病鱼多为 10厘米 以上的白乌鱼,发病池水质 时、适量投喂。 恶化,饲料为配合饲料,发病呈慢性型。 治疗:①在发病流行季节,可先采取内服,内服 病鱼开始或侧游于水中或上浮水面 ,反应迟钝 药用40千克饲料加氟苯尼考 (i瓶)、力克 101(1包)、 (图见彩 中插2),食欲下降,体色变深 ,腹部肿大、 维生素K(1包)、维生素C钠 (1包)、 内服药增效剂 肛门红肿,有时体表会有少量红点出现 (图见彩中插 (1包)拌和,需同时喂5天以上,每天 1次即可;外 2)。随着病情加重,部分鱼体表出现创伤 ,溃烂出 用菌消或聚维酮碘消毒,按说明书剂量在投喂内服药 血,解剖发现肿大的腹腔内有少量透 明或灰黄色的腹 的第3天外用泼洒消毒。该处方使用效果特别好,笔 水,且在肝、脾、肾等内脏组织中有明显的乳 白色或 者按照此方90%的病鱼可以治愈。②如果水源条件便 淡黄色结节出现,直径0.1~0.3厘米,大者可达0.5厘 利,可首先对发病池进行大量换水,然后使用三氯异 米以上 (图见彩中插2)。 氰脲酸0.3克 /米 。全池泼洒,隔天用一次,使用2~ 二、白乌鱼诺卡氏菌病的病原菌 3次,用利福平拌饵投喂,同时添加维生素及护肝药 本研究中心对发病 白乌鱼的病灶部位进行取样, 物,连续投喂3~5天 。③使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 甲 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病原鉴定、感染试验、药敏 噫唑(SMZ),也有良好疗效。 试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