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生的困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发展论坛 249 传统,却自认为得之真学,这自然不能验之于临床,便径指为中医无效、不科学,实是一个可悲的现 实。 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曾说过“知其浅而未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未知其全,亦未知 也。”对于中医的继承,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对于继承方法,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历代医 家的医案、医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还要潜心研究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并要学深吃透,真正领 会其精神实质,为中医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简言之,继承的过程需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 再次深入的研究、思考。前人留下的东西,大都是实践的记录,有的记录比较完整,有的则比较零 碎,每个医家都有自己的观察角度和方法,所以要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方法,必须通过缜密的思考,把 经典著作恢复到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恢复到其所处的思维模式中,恢复到其所处的特定语境中, 才可能从中寻找出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真正继承中医的传统,继承中医真正的传统,这种继承方法 可以称为原始发生解释学。 . 我们常说对中医药学伟大宝库要继承与发展,如果不能潜心发掘和继承那些散在于浩瀚文献中的 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中医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杨上善云,习道有五:一诵,二 解,三别,四明,五彰。诵、解、别、明、彰正是学习继承传统的五个阶段,附于篇末与大家共勉。 针灸医生的困惑 艾红兰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北京(100700) 无论你是个医生,还是个医学生,总之,你选择了Doctor作为你谋生的手段,你一定关注过网络 上流行的一篇文章——“不当医生的九大理由”。此文作者列举了不当医生的九个理由,其中包括高 危险、高压力、高负荷、高抑郁、低收入、孤独无助等。 或许此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广大医生的心声,故一出现,就引起医疗界同仁的强烈反响,紧接 着,围绕此话题而展开的各种讨论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网络或医学杂志中。 多少年了,针灸专业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被迫改行的,大有人在。就连许多立志于中医针灸学术 继承发扬的中青年医生也“感到前途渺茫”,“望洋兴叹”,不得不承认“当初的选择实在是个错误” 而放弃。由此,造成目前针灸临床人才的“断层”现象,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中医界院士、学者们纷纷表示:我国针灸前途堪忧! 作为针灸医生,目睹国内针灸环境之日趋恶劣、国外中医针灸的日益繁荣,我们的内心又怎能平 静?谁能解开我们的困惑? 一、医院不重视针灸科 针灸疗法在我国医学领域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每况愈下,在广大基层或农村,针灸已经失去了 大部分市场,针灸科正在逐渐消失,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淘汰”之后所剩的大多是市级中医院或综合性医院中的针灸科,然而,这些针灸科的前景也不 容乐观。由于针灸不能给医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医院的投入逐年减少,原有的针灸病房被其他科 室合并或取代,阵地越来越小。投入少,针灸器具无法得到应有的更新,为了降低成本与消耗,针灸 针经多次消毒,以致超过了使用寿命,但仍然在用。针刺治疗时,针身与针柄脱落分离,进入患者体 250 中医药发展与人类健康 内而无法取出,只好借助x线下手术取出的事故,并不是子虚乌有。10元一个的普通温灸盒,从里 到外被艾绒燃烧的烟雾熏得漆黑者,在针灸科也不少见。 我国医院现行大都以病种划分科室,而唯独针灸是以疗法命名科室,这样,针灸在第一个窗 口——挂号处就被“枪毙”了。针灸疗法成为患者的最后选择,针灸医生只能治疗其他科医生不看的 慢性复杂病例或人家看不好的疑难病人,如此这般,自然形成了患者抱怨针灸治疗期长、疗效不好、 医院抱怨针灸科病人少的局面了。 另外,各种针灸治疗仪或经络治疗仪等疗法被列入理疗科范畴,针灸科被认为可有可无,或与推 拿科、或与理疗科、或与骨科合并,针灸科哪里还有一席之地? 难怪,在针灸学术会议上,专家多次提出国内“针灸科室萎缩”、“针灸临床病种萎缩”的警告。 ‘二、针灸医生待遇太低 . 针灸医生巨大的投入与产出不平衡,价值得不到体现。 “其实培养一个针灸医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