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下册《洛阳诗韵》word教案.docVIP

中职语文基础下册《洛阳诗韵》word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职语文基础下册《洛阳诗韵》word教案.doc

《洛阳诗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独立阅读课文的同时,圈点课文表达洛阳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的词语; 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思路,教给学生阅读欣赏文章的方法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两部分结构与联系,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体味作者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之情。 2、理解“洛阳诗韵”的深刻文化含义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巧妙的构思和深邃的情思。 2.采用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白居易在《江南忆》的第二首中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写出了对江南杭州的深情;曾任浙江省作协主席的女作家叶文玲在河南工作24年,发出了“中原忆,最忆是洛阳”的感慨,并用散文化的语言抒写出自己对九朝古都洛阳如痴如醉的感情。北师大著名教授刘锡庆曾经说过: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意思是说散文用文学的语言表达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是作者真情的流淌,真我的表露。因此,我们解读散文,就是解读作者真实的情感世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抒情散文《洛阳诗韵》。(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叶文玲,1942年生,著名女作家,长期在河南工作,曾任浙江省作协主席。1958年发表处女作《我和雪梅》,从此走上文坛,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无梦谷》、长篇历史小说《秋瑾》、散文集有《不了情》等。 三、读准下面的词语: cǔi càn yè kùi zèng kuàng máng dǔ zhú 璀 璨 笑靥 馈 赠 况 味 邙山 笃诚 天竺 zhuō biǎn zhé mèi yán chà yān zhě yòu 粗 拙 贬 谪 明媚娇妍 姹紫嫣红 赭 铅 釉 ān zhì yī què lán yīn yūn zhuó chéng 谙熟 夹峙 伊 阙 岚 气 氤 氲 浊 黄 澄 碧 mèi kān shè zhào zhóu 衣 袂 龛 摄人心魂 棹 轴 四、解题 1、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原名雒邑,公元前12世纪,西周时周成王建。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战国时改名洛阳,因在洛水之北而得名。以后又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先后建都于此,所以被称为“九朝古都”。东汉、魏晋、隋唐时代,洛阳是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时有太学生三万余人。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 2、诗韵:诗一般的韵味。 3、洛阳是历史的厚重的沉积和馈赠,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代表,有博大精深的美。审视洛阳的美,仿佛读一首优美的古诗,韵味无穷。 五、朗读全文,初品诗韵。 1、提问:作者对洛阳有怎样的感情(即作者为什么写洛阳)? 明确:偏爱、笃诚崇拜。 2、作者会对洛阳 “十分偏爱”、“笃诚的崇拜”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4、5自然段写了作者偏爱洛阳的原因。因为作者与洛阳有着“特殊的机遇和亲缘”,因为作为九朝古都的洛阳,“有着特殊的况味”。 3、“特殊的机遇和亲缘”指什么? 明确:30年前我曾抄录“陆机入洛,噪起才名”这一古句勉励兄长。 4、洛阳“特殊的况味”有哪些: 明确:洛阳是“九朝古都”,它是“东汉、魏晋、隋唐时代的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名字就是古香古色,充满文情和诗意”“历代才俊辈出”,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5、作者写了洛阳文化遗产的哪几个特点? 明确:古、美、奇、绝。 6、在写洛阳的古、美、奇、绝四个特点时,选择了哪些典型材料?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 明确:古——白马寺(天下第一寺) 美——牡丹(群芳之冠) 绝——唐三彩(中外朋友的馈赠佳品) 奇——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的历史和开凿技艺) 白马寺建于东汉永平年间(永平八年,公元65年距今1945年),是“中国佛教之源”,是名副其实的“第一”; 作为洛阳市花的牡丹是群芳之冠、花中魁首,不仅美丽娇艳,更因动人的传说而显高贵; 有着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釉色苍晦素净、姿态生动逼真,不仅国人喜爱,也深得外国朋友的青睐,出土的隋代唐三彩更堪称举世罕见的瑰宝,; 开凿于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无比雄伟,不仅石窟、造像数量众多,而且雕工精细传神,“凝结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这些材料都最能体现洛阳这一古代名城的“况味”。 六、整体感知,体会文章主旨 1.作者以怎样的框架来构建本文的? 提示:从文章

文档评论(0)

pvw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