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三阳经》与《经方五行论》概要.pdfVIP

《三阴三阳经》与《经方五行论》概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阴三阳经》与《经方五行论》概要 徐汝奇 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村卫生所(徐汝奇中医馆) 邮箱:570398805@qq.com 天地洪荒老,江河万古流;昭昭问医道,玄妙思悠悠。 一、 论经义 何谓经?文献介绍,其义大略如下: 1、经,织也。见《说文解字》按:“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 动。”《大戴礼记·易本命》释: “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 2、经,常也。见《广雅》。如昼夜,如潮汐,守时而有度,变化而不居。如 经信:妇女月经;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3、王之大经也。见《左传·昭公十五年》疏:“经者,纲纪之言也。”指历来 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白虎通·五经》: “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 春秋也。”乃治国之要,修身之律,平天下之策。引申其义,经言至尊,是为典 范。若左丘明因解《春秋》而作《左传》,孔子因释《易经》而解《易传》,孟 轲传孔子之学史称儒术之类,皆有渊源。 4、治经为博士。见《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指术 有专攻,学有根底的饱学之士。 《晋书·食货志》:“天之所贵者人也,明之所 求者学也,治经入官,则墨王查道焉。”求学治经而为官,似孔子“学而优则仕” 的注解。 5、指某一学科的专门著作。如《诗经》、《山海经》,《水经》,《茶经》之 类。医学之经,有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 经》四部巨著,垂范千古,医法从事。《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篇》谓:“圣 人之术,为万民式,论裁志意,必有法则,循经守数,按循医事,为万民副。” 如此方可为医学经典。 凡经典制天下而皆准。《淮南子》载:“制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 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绳者,所以绳万物也;准者,所以准 万物也;规者,所以员万物也;衡者,所以平万物也;矩者,所以权万物也。” 243 此“阴阳大制有六度”,即阴阳经数有六,规定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 少阴、厥阴,简称“三阴三阳六经”。 二、论医经 医经自古相传,生命所系,史称秦始皇焚书坑儒,惟医药、种树、1-筮之 书保留。《黄帝内经·病能论篇》载:“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 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 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 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其精华内容应该极少失传,在目 前见到的中医经典文献中可以觅其大端。 《伤寒杂病论序》: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 《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 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 过半矣。” 此段文字提示著述源自古代古训,是经典的解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更 着重强调经典方法应用,即“平脉辨证”。 序中所提: “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 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 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经考证,上古医家“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 都见载于《黄帝内经》;中世医家“长桑、扁鹊、公乘阳庆、仓公”,也见载于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纵古观今,《黄帝内经》含《素问》与《灵枢》两大部分,《素问》之名未 改,《灵枢》即《九卷》无疑;现存《难经》因质明《素问》、《灵枢》之用而有 八十一问,当是Uk.十一难》。 《阴阳大论》,历来以为失传。但据《素问》中之各大论篇分析,《四气调神 大论》、《阴阳应象大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 《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等章,内容大部都综合到 《至真要大论》。明代马莳言《至真要大论》注: “此篇总括前八篇未尽之义, 至真至要,故名篇。”窃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