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 七上《风筝》word教案1.doc
《风筝》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放风筝这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放风筝时,我们可以/上观白云朵朵;下览绿草如茵,尽情地感受春的气息,这是何等惬意之事。今天,我们走进鲁迅《风筝》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和小兄弟之间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亲情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伶仃:(líng?dīng?;孤独,没有依靠)憔悴:(qiáo?cuì;瘦弱,不好看)嫌恶:(wè?;厌恶)惊惶:(huáng?;惊慌)瑟缩:(sè?;身体因寒冷、受惊吓等而蜷缩或兼有抖动)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下列各题。这篇散文1-2自然段写了什么? 2)、3-4自然段写了什么?3)、5-11自然段写了什么?4)、12自然段写了什么?看到北京天空风筝浮动,“我”想到了故乡的风筝时节回忆起自己幼年时的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中年时我明白了我的过错,想要补过,但小兄弟已经完全忘却了这件事;我无法补过,心里只有着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边讲述边点击幻灯) ,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要想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去体验这文章中的情感和美感,还应该多阅读,在阅读中细细地品味。 下面,听老师范读1、2自然段,请大家思考:1、“我”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见到风筝,人之常情应该是愉快的,但“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情呢?(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开始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提问: 写“我”心情的“惊异和悲哀”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2)、我对小兄弟放风筝采用了哪些措施进行严厉管教? 3)、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 我:嫌恶、鄙视小兄弟:最喜欢我:不许放?毁风筝小兄弟:看得出神、惊呼跳跃?苦心孤诣偷着做蝴蝶风筝)“我”少年时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因为“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教师讲解)当时的思想观念是小孩子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放风筝这些玩乐的活动当然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在这种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又很希望小兄弟能够成才,而又“恨铁不成钢”,所以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点击幻灯,出示答案)从小兄弟喜欢风筝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一个小孩? 从看别人放风筝的表现:天真、活泼;从他所做的蝴蝶风筝与众不同这一点,可以看出他聪明、善于创新的特点。 “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答案在第几段?第五自然段,中年时,“我”偶然读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此时,“我”才知道自己做错了。知道了自己的脚下不只践踏了一只风筝,还践踏了一颗幼小的心灵,践踏了小兄弟的创新精神。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事情。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错,就应该改正,我做错了,也渴望补过,希望自己沉重的心能够轻松起来。那“我”的心轻松了吗?为什么没有轻松?请在6——11段中找出答案。
2、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字词和全文大意。
(二)、继续上一节课的问题:
1、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错,就应该改正,我做错了,也渴望补过,希望自己沉重的心能够轻松起来。那“我”的心轻松了吗?为什么没有轻松?请在6——11段中找出答案。“我”?向兄弟提起旧事,承认自己年少胡涂,希望得到兄弟的宽恕。可是,兄弟已全然忘却,无从宽恕他,所以“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来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