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说课稿——漫画清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说课稿——漫画清高.doc

漫话清高教材分析 《漫话清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说理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往往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单元教学目标是品味这些散文的情趣和理趣,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清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和价值观念。清,水也;高,山也。清高者,其为人必清白如水,孤高如山。金开诚先生在他的《漫话清高》一文中,旁征博引,融通古今,以“漫话”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到“清高”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价值取向及其思想行为在当今社会中的表现。教学重点是领会作者对清高内涵的界定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难点是认识清高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本文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清高”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 2、思考“清高”的当代意义。? 3、品味文化随笔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研习,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和作者的主要观点。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导入我们有时会听到人们用“清高”评价他人。“清高”是褒义还是贬义?古人是如何看待“清高”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清高”?“清高”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以及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学者金开诚的《漫话清高》。 二.作者介绍 金开诚,男,1932年生,江苏无锡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1955年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入社,曾任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会员。第八届中央常委,第九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宣传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部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三.理清思路?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第1段:释清高。第2段:传说中第一个清高的人许由。第3段:清高与富贵无缘。第4段:纯正的清高者陶渊明.第5段:要享有清高之名,必须有才。第6段: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第7段:评定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第8段:“清高”的现代意义。? 3.概括本文的思路? 清高的含义:清白正直、高风亮节、孤独、孤僻、孤高。 古代清高的模式:不能(愿)做官、与富贵或显贵无缘、必须有才。 古代评价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 清高的现代意义:仍需保留一点清高。 四、课文内容探究:? 问题思考:讨论研究:(媒体展示)? 1、作者是怎样解释“清高”一词的意义的?明确所谓“清高”,辞海解释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应该是含有褒扬之义的,作者认为“清”即是“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也是有褒赞之义的。在中国人的词汇中,凡跟“清”字搭上关系的,往往有称誉的意思,如:卓越才能者名为清才,志行高洁者称为清士,儒雅文章则说清文,廉洁奉公者颂为清官,纯洁之友情则誉为清交,如今清字与“高”沾上了,想来该是顶量级的称誉了吧,然作者说“高”非是“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之“高”,而总要带上“孤高或孤僻”,甚至是“孤高”。苏轼有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谓高矣,又是多么的孤独啊,看来清高是要有一定的代价的,海子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与幸福生活的距离,是一种与现实格格格不入,丅高的代价就是“孤独”。因此“清高”的名声首先落到那些遗世寂居的文人隐士头上。2、作者举许由与陶渊明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明确许由与陶渊明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清高与显贵、富贵无缘”许由是传说中第一个清高之士,他因有德有才,而被定为唐尧位置的第一人选,而当天下人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逃之夭夭,而世人却对其行为大加褒赞,长久以来传为美谈。有德有才者弃天下苍生于不顾,视郑重托付为污染,实在让人想不通,你能想得通吗?——因为清高在古代是受人赞扬的,而这种美谈又反映了古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在作者的眼里陶渊明无疑是个古代清高的样板,是个非常突出纯正的清高之士。回想一下我们学到过的陶渊明的诗文,或许我们能够有个更清晰的感受。?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桃花源诗》?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以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字里行间饱含对自由的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摆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