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路建设对武汉近代城市规划的影响.pdfVIP

论铁路建设对武汉近代城市规划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至1949年问,武汉先后建成或规划了京汉、粤汉、川汉铁路,其中京汉、粤汉铁路为日后京广铁路的前身。 1.京汉铁路 1864年,英国怡和洋行原股东斯蒂文提出以汉口为中心修筑中国四大铁路干线的计划;1880年, 直隶总督刘铭传则提出修筑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干线提议。这些提议,或被置之不睬,或被反对派驳回。 1889年4月,张之洞在《请缓造津通改造腹省干路中折》中,提出修筑芦(沟桥)汉(口)铁路计划。 他说:“宜自京城之外卢沟桥起,经行河南,大于湖北汉口镇,此则铁路之枢纽,于路之始基,而中国 大利之说萃地。”随后,清廷调任张之洞为湖广总督监修芦汉铁路南段,张到任后,开采大冶铁矿,主 持建成大冶铁路,创办汉阳铁厂,并拟派人赴外国学习筑路技艺,以期用中国工人和中国材料建筑铁路。 1897年,《卢汉铁路借款草合同》在武昌签订,确定清政府向比利时银行团借款修筑卢汉铁路的意 向,后在上海签订了正式合同。此前南北两端己动工,并分别建成玉带门至滠口段和卢沟桥至保定段。 该铁路汉口段起点原本计划在通济口,但这时的汉江航运正盛,斫口宝庆码头分外繁忙,汉正街商贸兴 隆,商贾要求将铁路起点改至研口,于是终将起点站设在玉带门。1898年底,玉带门至滠口段竣工, 1903年正式通车。这是汉口第一条铁路,江岸车站是汉口第一个火车站,总车站则设在大智门。1905 年底京汉铁路全线建成,全长1214.5公里,1906年4月1日举行全线通车典礼。京汉铁路是我国腹地 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干道,直到今天仍是全国铁路网的主干。 2.粤汉铁路 芦汉铁路复办后,清廷拟借外债修粤汉铁路,1905年张之洞奉旨督办,同年,粤汉铁路总公司和 川汉铁路总公司相继在武昌成立,武汉铁路呈现多路发展态势。著名工程师詹天佑于1910年出任商办 粤汉铁路总理兼总工程师。 粤汉铁路最初的设计方案中,武昌的起点为鲇鱼套。为便于武昌城东铁路运输,特地在宾阳门与中 和门之间增辟了一个城门,取名为“通湘门”。但由于鲇鱼套地方狭窄,购地困难而被迫将起始地移到 了江岸开阔的徐家棚地区。1914年徐家棚车站开工修建,3年后建成。粤汉铁路由广东广州到湖北武昌, 1898年动工,1936年全线通车,全长1059公里,前后经历36年。 3.川汉铁路 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提出自办川汉铁路,最初计划从成都起,经内江、重庆、万县、奉节、秭 归、宜昌,至汉口,全长1980公里,后因“保路运动”①,此条线最终未能全部建成至汉口,只建成了 西段的成渝铁路。 二、《建国方略》中对武汉交通规划的设想 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了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在辞去中华民 国临时大总统后,编著了《建国方略》@。 孙中山曾在《上李鸿章书中书》中指出:“凡为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达,流行无滞;无铁路之 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这体现出他对铁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建 设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建国方略》中,他将全国分为六大铁路系统,即西北铁路系统、 ①清朝末年掀起的保路运动也称作“铁路风潮”,是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 义的群众运动。 ②《建国方略》系‘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部书的合称。分别阐述了孙先生关于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民权建设的总 体规划和设想。 论铁路建设对武汉近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343 间的积玉桥街道西侧建设了许多工厂,如汉口第一纱场,裕华纺纱厂及金厂等。这个时期的城市建设基 本上是围绕铁路两侧展开的,并逐步向城市东北方向扩张,铁路线逐步成为武昌城市发展的新轴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粤汉铁路的建设并没有穿越武昌老城区。不仅保护了旧城墙,同时也为武昌日 后的发展扩张留下了空间,这在今天看来也是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的。 ⑨对汉阳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汉阳城市建设基本限于城墙内,由于城外滨江地带水运交通及商业交易方便,城外也 逐渐形成城市居民点和街区,随后逐步发展为城市街区。 清朝末年,张之洞在武汉实施新政运动,使汉阳在短期内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钢铁基地,并迅速沿 汉水江岸扩张。 民国期间,铁路规划没有跨过汉江进入汉阳,京汉铁路、粤汉铁路建成后,由于铁路运输能力比水 运增强,使商业贸易中心由港口码头转移向汉口、武昌铁路车站附近,汉阳的发展基本停滞,其中一个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阳没有铁路。时至今日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