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姜是词学的“铁门槛”.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周、姜是词学的“铁门槛 五邑大学中文系 李旭 提出“周、姜足词学的铁门槛”,不是因为特别喜好和推崇周、姜词,也不是出于某 种学术宗派或家法的考虑,而主要足周、姜词在唐宋词研读和教学中都是难点,而周、 一姜词派的创作占唐宋词至少三分之一的比重,不能进入周、姜词,唐宋词小半片疆域里 山雄水渺、杂花生树的景致也就无缘领略;周、姜又是词学专业化的集中体现,曲尽词 体艺术表现的形式奥秘——由此才可以建立一套反映词之独特艺术形式的批评范畴, 使词之为“学”真正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因此,不论是从词的欣赏接受,还是从词学的 精进造诣来说,周、姜都是一道我们必须迈过的“铁门槛”。 一、词学格、气、情三分天下 词胜于宋,自姜、张以格胜;苏、辛以气胜;秦、柳以情胜,而其派乃分。① 在某种意义上,整个词学都可以用格、气、情三分法②加以理解和把握。《花间》、 南唐、北宋词以情胜,以本色自然为特长;苏、辛一派以气胜,以豪放顿挫为特长;周、 姜、吴、王一派以格胜,以醇雅精深为特长。其后元主苏、辛,尚慷慨之气;明效《花》、 《草》,极绮靡之情;清初尚沿明季;中期浙派推姜张,法南宋,求醇雅;常州派改变思 路,不主一宗,而以幽约怨悱、比必寄托重立家法,扩大词学解释的张力空间,但从其以 比兴蕴义读《花问》,以浑厚、贵留(反对以疏、纵、粗犷)读苏、辛,以思力和勾勒读清真 等来看,他们实际上是建立了一套词学艺术法则,客观上于周、姜为近。可以说,南宋 中后期、清代前中期迄于近代,都是周、姜、吴、王以醇雅精深为特长的格胜派词学的天 下,其势力之大可以想见。 以情胜的作品,可以情感本身的自然形态动人,直接的感发力很突出,容易为人理 解和喜爱。《花问》、南唐、北宋词都有这个特点。叶嘉莹说:“五代和北宋初年的一些 名家”,“可以说都是以直接的情意之感发取胜的”。③明代王世贞说:《花间》、《草堂》 一类词,“婉娈而近情,足以移情而夺嗜”④。“一语之艳,令人魂绝;一字之工,令人色 ①江顺诒‘词学集成卷五引蔡小石‘拜石词序),见唐丰璋编:‘词话从编’.第四册,第3272页。 ⑦与上述蔡小石观点相同的还有谢意铤赌棋山庄词话):。宋词三派:日婉丽、口豪宕、日醇雅。”见词话从编).中 华书局1986年版,第四册,第3443页。 ③叶嘉鼍:‘迦陵沦词从稿·代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5页。 ④王世贞:艺苑卮青,见‘历代诗话丛编,第385页。 ·305· 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飞”。(同上)焦循说:“人本阴阳之气以生者也,性情中必有柔委之气寓之。有时感 发,每不可遏,有词曲一途以分泄之。”(《雕菰楼词话》)人天生有一段柔情,词曲直接 表现了这种柔情,同质同构,最易于产生共鸣。 “以气胜”的苏、辛,打破诗词文的界限,“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将士大夫的 性情人格、怀抱心胸、遭际感慨等一寓于词,内容本身就足以动人。所以初读浅尝,即 易受其感动。若久研深玩,则可更进一层,于苏诃,不独赏其豪放,进而赏其“韶秀”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体会其“刚健含婀娜”的境界;于辛词,不独赏其英雄语、感 慨语,而能“于豪迈中见精致”,于横放杰出中见“缠绵悱恻”(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卷一、卷九)。总之,苏、辛一派虽然也有易入难深的情形,但容易带给读者直接的审美 感动和愉快,一如谢章铤所说:“稼轩易见,白石难知”①,是毫无疑问的。 王国维为上述审美现象提供了一个著名的理论:“不隔。”根据叶嘉莹的研究,词 之“妙处唯在不隔”,是偏重于从读者审美的角度对境界说的补充。而其“境界说之基 础原是专以‘感受经验’之特质为主的”,所以他所谓“不隔”就包括:“其一是作者对其 所写之景物及情意须具有真切之感受,其二是对于此种感受又须具有能予以真切表达 之能力”,其三是“能使读者亦可获致同样真切之感受”。。直接的感发力”是王国维 《人间词话》说词的基本依据。②因此他推崇五代、北宋而贬抑南宋,重炼句而忽视炼 章,欣赏直致与明白而不喜惨淡经营、曲折回环,对周、姜一派以艺术的工力造诣取胜 的创作颇有批评。《人间词话》对周邦彦有肯定,将之与柳、苏、辛并列,承认其“不失 为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