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
论《内经》中“精”字源流及其涵义
_\…。/
刘寨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摘要《内经》中“精”字的涵义多解,用法也颇多。“精字的构造为形声字。篆文从米,青
声,隶变后楷书写作精。内经》中“精”字有以下几种涵义:宇宙万物的物质本原;体内一切有用的
生命物质;自然界中清气。体内一切有用的生命物质包括: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生殖之
精、脏腑之精、水谷之精、人体的正气等涵义。《内经》中“精”字有多处通假用法,如:通“情”、“晴”、
,静”、“情”、“睛”。
精气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在《内经》中多次出现“精”或“精气”,精气理论广泛渗透于
《内经》关于生理、病理、养生、预防、诊疗等各方面的论述中,然而《内经》中“精”字的涵义多
解,用法也颇多,笔者将《内经》中的有关“精”、“精气”的条文检索出,分析并确定其涵义,旨在
研讨《内经》精气理论的内涵,理解精气学说的核心概念。
1.搿精”源流及演变
“精”字的构造为形声字。篆文从米,青声,隶变后楷书写作精。《说文·米部》段注:“精,择
米也。从米,青声。”本义为上等细米。与“粗”所表示的糙米相对应的。由精的本义引申,凡物之纯
净无杂质者皆为精。后来又演变出十余种引伸义,如:精华、人的精神、精液、神灵、人的灵气、纯
净、精良、精细、很、全等含义Ⅲ。《辞海》中“精”字的含义也达12种之多。瞳1
2.‘内经中口精”字的涵义
2.1宇宙万物的物质本原
是指存在于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本原。《素问·五运行
大论》:“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素闯·阴阳应象大论》:“天有精,地有形。”“东方阳也,阳者
其精并于上……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n1此精或精气的概念继承了古代哲学的思想,是极为抽
象的,是精气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
2.2体内一切有用的生命物质
包括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精是生命之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2.1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汤液醪醴论》:“精神不进,志
意不治……精坏神去……精气弛坏……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玉机真藏论》:“故邪气胜者,精气衰
也。”《通评虚实论》:“邪气胜则实,精气夺则虚。”《疏五过论》:“身体日减,气虚无精。”
2.2.2生殖之精
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论述了胚
一52D一
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
胎的形成、发育的过程,认为精是形成胚胎,构成人形的原始物质。
·《素问·上古天真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七
八……天癸竭,精少。“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D1其中
的精也指的是生殖之精,是人类生殖、延续生命的原始物质。
2.2.3脏腑之精
脏腑之精即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脏腑之精主要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并受肾所藏的
先天之精的资助,此精发生于脏腑而又贮存并营养于脏腑。脏腑之精常呈液态而藏于脏腑之中,故有时
又称“津液”。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灵枢·大惑》: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素闯·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
《素问·解精微论》:“夫心者,五藏之专精。”‘灵枢·本神》:“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
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2.2.4水谷之精
水谷之精即人体摄取的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亦称“饮食之精”,因其常与水液相合为液态,故有
时又称为“津液一。此精由脾胃化水谷而生,并赖脾的转输功能布散各脏腑而化为脏腑之精。如阴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