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闻捷与李季的诗歌 闻捷诗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天山牧歌》中的抒情组诗《吐鲁番情歌》; 一是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 1.《天山牧歌》 在五六十年代的意义在于: ①在经过50年代最初几年的诗歌歉收阶段之后,闻捷的出现犹如异军突起,略显沉寂的诗坛突然显得有了活力; ②当大多数老诗人尚未从旧时代的氛围中走出、因而找不到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写作方式时,闻捷凭借其思想情感、生活阅历、艺术素养、青春活力的独特优势,十分轻松地建立起一种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深具个人风格的抒情模式; ③闻捷是从新闻写作转向诗歌写作的,这种特殊的写作基础使闻捷敏于感受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新疆地区有异于内地的文化风情民俗,善于以记者的眼光捕捉大西北少数民族兄弟既富有时代气息又充满地方特色的社会生活的秘密。 《吐鲁番情歌》是五十年代别具一格的一组抒情诗,这些诗歌不仅是爱情诗,而且注入了新的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这就是把爱情和创作新生活的劳动联系起来。闻捷的抒情诗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也有着新疆民族的诙谐幽默、乐观明净的特点,民族色彩、地域色彩十分浓烈。 葡萄成熟了 闻捷 马奶子葡萄成熟了, 坠在碧绿的枝叶间, 小伙子们从田里回来了, 姑娘们还劳作在葡萄园。 小伙子们并排站在路边, 三弦琴挑逗姑娘心弦, 嘴唇都唱得发干了, 连颗葡萄子也没尝到。 《天山牧歌》艺术上的特点: 善于选择一些动人的生活片断,把叙事、抒情、绘景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诗情画意盎然、情景契合无间的艺术境界,促使了以叙带情,重在抒情的新的抒情诗体的成熟。语言优美传神、比喻贴切生动,比兴新颖,具有柔和、轻快、明朗的民间牧歌风格和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 闻捷当时计划写三部,分别是《动荡的年代》(1959年)、《叛乱的草原》(1962年)、《觉醒的人们》。但由于“文革”爆发的原因,第三部没有写完,只发表了部分章节。尽管这样,《复仇的火焰》仍然是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作品之一,有一万五千行之多。何其芳:“这样广阔的背景,这样复杂的斗争,这样有色彩的人民生活的描绘,好像是新诗的历史上还不曾出现过的作品。” 主要内容: 1949年年底,美国为了阻止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向新疆进军,保住自己在新疆的利益,授意他们驻乌鲁木齐的副领事麦克南策划一场叛乱。麦克南经过反复考虑,选定了巴里坤草原上的反动首领忽斯满作为合作伙伴。叛乱发生后,巴里坤草原上的头人阿尔布满金成了骨干。青年牧民巴哈尔与妹妹相依为命,因与头人的养女苏丽亚相爱,被利用参与动乱。不惜与妹妹及其妹妹的恋人、童年好友、现在已是解放军的沙尔拜决裂。后来,受到解放军排长高明的感动,幡然醒悟,在麦克南让其帮助他逃出国境时,依然扭转马头,回到家乡,而让麦克南陷入荒原,喂了野狼。 二、李季 李季(1922—1980),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人。1938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6年发表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成为解放区重要诗人。1952年后,李季长期在西北地区玉门油矿等石油部门工作,创作了大量表现油矿生活的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被称为“石油诗人”。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玉门诗抄》《难忘的春天》和《李季诗选》,长篇叙事诗集《菊花石》《生活之歌》《杨高传》和《石油大哥》《红卷》等。 李季是以创作民歌体叙事诗著称的,50年代他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一是“以民歌为基础,吸收更多的在生活中涌现出来的,适宜于表现新生活的口语来写诗。在形式上,也较多地采用了更易于表达复杂思想感情的四行体”。 二是“以民歌为基调,广泛采用传统诗、词和新诗的表现手法来创作长诗”。 1.《玉门诗抄》 李季 ——“石油诗人”。 短诗集《玉门诗抄》将战争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以一种共同的精神内涵贯穿起来,写出了昨天的革命者向今日的建设者的转变,记载了国家经济建设初期艰苦卓绝的历史状况,表现了石油工人的开拓者风貌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2.《杨高传》 《杨高传》分为三部:《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 长诗通过杨高的成长之路,展现了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的斗争画卷。艺术表现方法上,这部诗运用了传统评书的一些手法,并与七言体民歌结合起来,使故事情节紧凑,曲折多变。 艺术特色(吸收了我国说唱文学的某些传统表现手法) ⑴情节生动曲折而又符合生活逻辑。长诗的情节富有传奇性: ⑵铺叙流利,而又善于剪裁。说唱文学长于叙事,情节贯穿,首尾相应,人物动作性强,长诗吸收了这一技法,情节波澜叠起,但脉络清晰,又避免了传统说唱文学叙述过于琐细的毛病
文档评论(0)